新鲜出炉!“星·云·机·站”来了

发布时间:2018-04-16

640.webp (19).jpg

(立体防控体系研讨会现场)

4月12日,由中关村同航智能装备技术创新联盟主办,山东省齐河县政府、国家农业自走式植保机械科技创新联盟协办,北京三一智农数据技术有限公司承办的“星·云·机·站”立体防控体系研讨会,于山东省德州市齐河县顺利召开,多家农业植保机械公司负责人参与会议。会议以“智慧管控助力精准农业”为主题,探讨了智能化农机装备的发展前景,以及“星云机站”立体防控体系的发展模式。

面临挑战,把握机遇,发展植保领域

会上,北京三一智农数据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伏浩对植保行业,尤其是智慧管控的无人机领域的发展背景与前景进行了介绍。他说:“目前,整个无人机行业在过去几年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过去四年增长了近25倍,年复合增长率将近300%。2017年,政府推出补贴政策,拨付国有资金6000万元,在6省市试点无人机购机补贴,这更是进一步刺激了市场”。近年来,政府中央文件持续支持加快农用航空建设,“十三五”规划更是将无人机植保列入农药减施增效重点研究发展课题,多个省份也相继出台了相关购机补贴政策,推动无人机植保落地实施。政府对参与补贴的生产企业也提出相应的发展规范,要求相关企业建立智能化管控平台,能够对其产品的作业飞行实行远程实时监测、安全管控,侧面反映出农机行业在向智能化和互联网化发展、转变,传统的作业模式逐渐被智慧型农机所替代。伏浩认为,在我国,传统农机正逐渐向智能化、物联化转变,农业服务在向组织化、专业化、社会化转变,补贴政策由扶持购买设备向扶持购买服务转变,而行业监管则逐步向精准化、信息化、实时化转变,在此背景下,互联网+与农业融合发展已经是大势所趋了。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农艺师杨清波说:“在植保领域,主要有四项主要工作,分别是测报、防治、药械和检疫。时至今日,我国在植保领域取得了不少成就,针对四项主要工作也都有长足进步,基本实现了信息采集的自动化、数据分析网络化和科学传输智能化。自2000年来,我国建立植保相关标准五十多项,在标准指导下规范行为。现在已经实现使用智能化手段采集信息、获取数据,并达成自动收集信息传送到相应平台的功能,也逐步建立起全国农作物病虫害预警系统,在全国有1030个服务站,利用数字化、智能化高效防治病虫害。”

但是对于农机发展,尤其是植保机械智能化发展而言,现在仍存在不少问题,也面临着一定的困难。比如打药难、植保机难卖、打药不赚钱、飞防药剂难推广、监管难等。其中尤以政府监管方面的难点较为突出。首先,统防统治监管难,主要表现在很难获取一手信息,无法准确掌握防统实施情况;其次,补贴发放审核难,作业补贴、购机补贴申报资料易造假;第三,真实数据统计难,服务组织、机具、机手及作业情况统计数据不准确、不完整,管理工具存在缺失的问题;最后,质量效果监管难,无人机的飞行安全难以监管,其作业质量及药效都比较难追溯。

640.webp (20).jpg

(三一智农数据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伏浩演讲)

立体防控,智慧管控,促进精准农业

基于以上发展前景,中关村同航智能装备技术创新联盟秘书长张广生介绍了“星·云·机·站”立体防控体系,这是基于诸多企业数据,如无人机遥感企业、三一智能云网平台等,而建立的具有参考与控制意义的安全管控服务平台。他认为,建立农业植保立体防控与安全管控体系是符合国家安全管控基础上的可持续发展的涉农服务生态圈。

“星·云·机·站”立体防控体系,其中的“星”,是指利用卫星遥感和低空无人机航测技术,提供中国全境主要农产品大数据,包括农田耕地数据、种植业大数据、病虫害预警数据、病虫害测报数据、病虫害实报数据、农田气象数据、农作物长势及产量预测大数据等。“云”是面向农机服务的智能管理服务云平台,可以提供农机深度服务,提供作业轨迹记录和保存,作业亩数自动统计,作业质量和效率分析,作业效果事中评价与补救分析等满足农机专业合作社精细化运营需求等功能服务,它是一个指挥系统,致力于将数据整合,从而更便捷有效地调度农机。而立体防护体系中的“机”,就是需要被调动的农机,针对这些农机,设置农业植保安全管控卫士,贯穿于耕种管收存各个环节的各类种植业、养殖业执行单元,包含无人植保机、有人植保机、地面拖拉机等,区别于传统手工农机设备,这是集合了物联网、人工智能、安全管控于一体的新型智能农业机械,甚至使用了人脸识别技术,促进更好地控制农机。“站”就是地面服务站,既包含了政府各级农业技术服务站,也包含了各类社会化农业服务组织,业务涉及种植、养殖技术、种子、农药、化肥提供和使用指导,农机使用和维护。维修农机服务效果调研,跟踪、评估、补救。

张广生说:“地面服务站是这套系统最核心的部分,也是真正产生价值的部分。地面服务站一定要设置到村里,只有村里才能产生真正值得分析的大数据。我们对于服务站的定位,是提供农村所需要的一切服务,包括农资农肥,农村采购等等。服务站可以有力助推智慧乡村的事业的发展。现阶段,我们仍在做试点,争取能够全面实现地面服务站的覆盖,将农机植保变为真正的增值服务,通过提供综合性服务来赚钱”。

以立体防控体系来服务农村,服务植保行业,通过模式来解决收入和发展的问题,是“星·云·机·站”立体防控体系设立与推广的初衷。“星·云·机·站”模式,就是将整个体系构建于云端,主要提供以云计算为核心的六大产品与服务,分别是UCOC智能监管平台、移动监管平台、自主开发了智能定位终端、精准位置服务、第三方数据投入服务和种植大数据服务,将农业农村部、民航局等各级政府管理机构与农民更好地联系起来,全面满足农机定位与调度、农资精准供应、种植数据采集、品质追踪渊源、政府监管和农业大数据服务等需要。其中,农业大数据服务能够进行病虫害预测,对同一种病害在不同地区的发病情况进行预测,数据可以细化到以地块为单位,还可以分析病虫害传播和扩散规律,对病虫害进行有效防止。UCOC智能农机监控管理系统,是基于“互联网+云计算“的综合管理平台,由北极星系列智能农机北斗终端与UCOC远程监管平台构成,能够同时承载十万级用户访问,进行大数据分析、智能分析辅助决策、进行飞行监控与调度,综合利用了“北斗+GPS卫星导航定位技术”、遥感地理信息技术、现代传感器技术等,是真正将互联网与农机智能装备实际融合的植保服务监管平台,具有数据精准,安全性高、可靠性高、操作便捷的优点。而“北极星”智能农机北斗终端,能够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包括“测—诊—药—防”几个流程,对农作物种植面积、农作物生长周期和自然灾害进行测算,制定病虫害防治方案,推荐并配送农药与助剂,实现作业实时监控,具有“农药二维码追溯,作业轨迹实时监控”的特点,适用性强,精准度高。

伏浩说:“ ‘星·云·机·站’立体防控体系的推广,除去对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有所助益,对企业生产的无人机等农机的质量也提出了要求,能够促进农业智能装备的升级与更新,让大家在找缺点中共同进步。”

推荐阅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