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三夏”生产全面展开

发布时间:2018-06-02

本报记者张培奇范亚旭

5月31日,“三夏”大忙季节,刘新全来到自家流转的小麦地里,看着阳光下挺直饱满的麦穗,心中充满喜悦。“流转的1500多亩地全部种的是优质强筋小麦‘新麦26’,麦子长势这么好,真让人高兴。”刘新全说。

刘新全是河南省永城市新桥乡新桥村新全家庭农场负责人,自2014年开始规模种植以来,一直遵循配方施肥、精量匀播、一喷三防等种植管理技术来种植优质强筋小麦。刘新全随手拔出一穗麦子,吹开麦壳说,再等一两天就组织收割机收,到时每亩至少比现在增产百十斤。

随着晴好天气的持续,河南省麦收由南往北陆续展开,各麦收区积极开展抢收抢种,麦收进度进一步加快。河南农机局数据显示,截至5月31日17时,全省已收获小麦面积2066万亩。其中,机收面积2038万亩,机收率98.6%。当日投入联合收割机12万台,日收获面积717万亩。其中,南阳已收获435万亩,信阳收获271万亩,驻马店550万亩,其他多数地市麦收已陆续开始。

据了解,今年,河南计划组织410万台以上农业机械投入“三夏”生产。其中,联合收割机18万台,各类播种机械接近100万台,拖拉机和运输机械300余万台,确保小麦机收率稳定在98%以上。

河南省农业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对收获期可能出现的阴雨天气,各地已提前做好抢收预案;在优质专用小麦集中种植区,组织专门的农机服务队,搞好单品种机收服务。

当前,随着河南“三夏”工作的全面展开,夏播也陆续开始。夏播对结构调整十分关键,为进一步调优种植业结构,提高种植效益,河南省各地进一步压缩籽粒玉米种植面积,适当扩大青贮玉米、鲜食玉米等,加快优质花生发展,积极扩大大豆种植,稳定发展优质水稻。

为确保农民用上放心农资,河南省各级农业部门加强与公安、工商、质监等部门的协作配合,以种子、化肥、农药为重点,全面开展“三夏”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组织开展农资市场巡查互访活动,严厉查处制售假冒伪劣农资行为,确保生产安全。

推荐阅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