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菁媛/摄影
本报讯(记者李菁媛)6月5日,黄淮海地区粮食高效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活动暨河北省2018年“三夏”小麦机收和全程机械化现场演示会在河北省邯郸市磁县讲武城镇西陈村举办。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司长李伟国、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技术开发推广总站站长刘恒新、河北省农业厅副厅长段玲玲等领导出席此次演示会。农业农村部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指导组专家、农业农村部农机化相关负责人、河北省农业厅工作人员、2018河北省全程机械化项目负责人和农机合作社代表等100余人观看了现场演示。
演示会现场麦浪滚滚,十余台小麦收割机在金色的田野上快速推进,河北省今夏麦收正式开镰。今年河北省冬小麦播种面积3410.1万亩,适宜机收面积3376万亩,麦收于6月5日由邯郸开始,到6月22日前后在唐山结束。“三夏”期间,河北省突出“抢”,立足“快”,预计有10万台小麦联合收割机和100多万台拖拉机、夏玉米播种机等农机适时投入作业,小麦机收率、玉米机播率将分别达到99%、93%以上。“三夏”期间,河北各地充分发挥农机大户、农机专业合作社示范社机具多、组织能力强、规模作业面积大、转移速度快、便于指挥调度的优势,组织联合收割机和夏玉米免耕覆盖播种机开展小麦联合收获——麦秸抛洒覆盖还田——夏玉米免耕覆盖播种配套技术“一条龙”作业,小麦收获与夏玉米免耕覆盖播种“无缝对接”,小麦秸秆全部实现覆盖还田,实现绿色“三夏”。
本次演示会重点展示了河北省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创建成果,尤其是农机合作社使用“互联网+”智慧农机装备成为一大亮点。机收、精准高速播种、精准变量施肥、精准变量施药、高效节水灌溉等作业环节都能实现智能化物联网监测和管理。河北省农业厅副厅长段玲玲表示:“河北省深入开展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几年来,全省财政累计投入5200万元,打造了赵县等24个全程机械化示范县,54个农机合作社‘智慧农场’以精准作业和信息化引领全程机械化,初步探索了适应河北区域特色的小麦玉米全程机械化技术体系和解决方案。”
河北省磁县天道益农农机专业合作社便是“智慧农场”推行的受益方,合作社引进“河北省全程机械化精准作业物联网平台”试验成功,用北斗导航定位智能装备改造传统小麦联合收获机、拖拉机,在“补短板”方面,精准施肥、精准施药、精量播种和高效节水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合作社理事长王淑琴告诉记者:“现在我们合作社小麦收割、玉米播种、田地浇水和植保打药全都一下子就能做完。我们安装了精准作业物联网平台,这边刚收完小麦,自动导航系统就指挥播种了,播的时候,玉米种子肥料一体完成,播种机一条线过去,特别直。灌溉系统是对行的,播种机播种间距是60公分,灌溉对行灌溉也是60公分,配套的淋灌机不仅精准灌溉还大大节约了用水,原来浇一亩地要用50立方水,现在只用15立方水。淋灌系统也装配自动导航,灌溉之后植保系统就跟在后面打药,150亩地4个工序一天完成。”
今年“三夏”期间,河北省54个农机合作社“智慧农场”还将在农机作业调度、机务管理、财务管理等方面,由过去人工记账、电话指挥转变为依托移动互联网,使用电脑、手机APP等装备,在“智慧农场”大数据精准作业服务系统平台、“农机直通车·全国农机化生产信息服务平台”上实现现代化管理,有效提升管理水平。同时,河北省将重点在磁县、宁晋、正定、沧县、定兴、张北、辛集、定州县(市),建设8个技术路线优化、作业模式完备、农机装备高端、农机农艺和信息化充分融合的可推广可复制的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集成推广一批以智能化和信息化为引领的全程机械化重大集成技术和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