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祥华新红
入夏以来,安徽合肥紧紧围绕稳定粮食产能,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主线,通过组织农机跨区作业、做好“三夏”生产服务、强化“三夏”生产督促检查、加强技术指导服务等举措,确保“三夏”生产快速推进。
为服务“三夏”生产,全市组织了15万台拖拉机、1.25万台联合收割机投入奋战。组织农机跨区作业,利用“合肥市农机社会化服务云平台”智能化调度功能,科学调配作业机械,有序引导机械合理流动,确保成熟一块、收获一块。与此同时,制定了《合肥市小麦抢收应急预案》,组织26个小麦抢收对口支援服务队,407台收割机,开展应急支援,区域合作。
全市农业部门建立“三夏”生产值班制度,公布值班电话,统筹做好服务。合肥利用市农机化云平台、合肥市农机发布微信群等渠道及时发布天气预报、麦收动态、机具供求等信息。全市设立农机跨区作业接待站45个,配备相应人员和设施,做好机手接待、机具调度、作业安排、油料供应等服务。与此同时,全市组建82个农机维修服务队,深入“三夏”一线,开展巡回服务。
“我们成立8个‘三夏’生产督查组,分别由市农委负责人挂帅,分片督查抢收抢种、结构调整、安全生产等工作,同时建立‘三夏’生产一日一报制度,及时掌握‘三夏’进度。”安徽市农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全市还组织919名农机农艺技术人员开展包联工作,共包联农户6433户、农田49534亩。广大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进行技术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