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全省各级农机系统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全面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意见》(苏政发〔2014〕126号),围绕《省政府2018年度十大主要任务百项重点工作》(苏政办发〔2018〕24号),坚持“麦秸秆还田为主,适度推广稻秸秆还田”的原则,认真落实夏季秸秆机械化还田各项措施。各地创新工作思路,加大行政、经济、技术、服务等推进力度,加快秸秆机械化还田集成机插秧技术推广应用,切实提高还田作业质量,强化“行政、社会、第三方”监管等措施,夏季秸秆还田推进工作取得扎实成效。据统计,各地夏季共投入带切碎抛撒装置的联合收割机11.7万台、大中型拖拉机配秸秆还田机具11.1万台套,其中80马力(含)以上拖拉机配秸秆还田机具8.5万台套。各地协调组织4300多个农机服务组织、80000多户农机户和790多个跨区作业队实施秸秆还田作业。全省完成麦秸秆还田面积达3220万亩,麦秸秆还田率达85%,超额完成计划目标任务。为实现秸秆“双禁”、促进秸秆综合利用、提升耕地质量发挥了积极作用。全省重点抓好四个方面工作:
一、完善实施方案,调整补助对象。省农机局高度重视秸秆机械化还田工作,将其列为我省“十三五”农机化“一项行动、两大工程”重点内容加以推进。省农机局3月印发《2018年全省秸秆机械化还田实施办法》,明确按照“谁还田、补给谁”的原则,省级作业补助直接补助到按当地制定的作业标准实施秸秆机械化还田作业的实际种植户、农机户或农机服务组织。鼓励优先补助还田的实际种植户。省级要求各地紧紧围绕省级作业补助政策和财政投入,认真落实作业面积,科学合理编制实施方案。各地从实际出发,进一步完善实施办法、作业技术路线和标准、补助程序、第三方核查及考核办法等。据统计,2018年全省98个县(市、区)中已有70个县(市、区)将补助对象调整确定为实际种植户。
二、加大补助力度,落实作业任务。今年省级下达秸秆机械化还田作业补助专项资金8.8亿元。据统计,全省地方各级财政计划投入配套扶持资金2.19亿元。其中,配套作业补助1.54亿元、第三方核查经费0.19亿元、组织工作经费0.46亿元。各地根据年度实施方案,提前做好机具作业能力测算、作业面积落实、资金测算等相关工作。各地按照政策公告要求,在作业前将政策内容、申报条件、操作程序、作业要求等信息向社会公开。各级农机部门与镇、村联动,广泛宣传发动,指导农机合作社、农机大户与农户签订秸秆还田作业合同,落实作业计划,确保秸秆机械化还田任务落实到位。作业期间各级农机部门认真实施机具检修、作业用油及配件供应、跨区作业机具调度和服务等保障工作。全省98个县(市、区)农机部门均向社会公布了咨询投诉热线电话,方便农民机手咨询政策、投诉处理和技术指导。
三、强化培训推广,狠抓还田质量。为提高作业质量和作业效果,省农机局继续督促各地认真落实省农机推广站和省作栽站联合制定的《稻、麦、玉米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指导意见》,要求各地围绕秸秆机械化还田水耕水整、旱耕水整、田间秸秆粉碎、犁耕深翻等四种我省重点推广的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路线及主要配套机型,参照制定当地的作业技术规范,通过组织培训和现场演示活动,力求全部机手掌握作业标准和要求,严格按标准实施作业。同时加大麦稻秸秆机械化还田集成机插秧技术的跟踪研究,提高作业质量和效果。省农机局于4月19日至20日在镇江举办2018年全省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和补助操作培训班,强化全省秸秆还田技术推广与应用的培训;于5月28日至29日在太仓召开全省农机化高质量发展现场推进会,现场会上示范推广了主推的几种秸秆还田与水稻机插秧集成技术。据统计,全省各级农机部门共开展技术培训734期,受训人数7.4万人次,召开现场演示会近550场,观摩培训人数11.4余万人,印发宣传培训资料166余万份。
四、严格核查监管,防控廉政风险。省农机局于“三夏”作业前印发《关于做好2018年夏季秸秆机械化还田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督促各地围绕夏季秸秆机械化还田面积目标任务,做好政策告知、确认公示、第三方核查、资金兑付、监督检查等“规定动作”,确保“还田面积、还田机具、还田政策”落实到位。全省继续推进和强化秸秆还田作业补助县级第三方核查工作。据统计,全省实施秸秆机械化还田的县(市、区)均落实第三方核查机构或单位,签订核查合同协议,确保了县级核查工作有序开展。“三夏”作业期间,全省农机系统围绕作业质量和作业面积,采取多种形式加大行政监管力度,提高秸秆机械化还田实施效果。结合年度工作计划,并根据相关文件要求,省农机局、省财政厅已联合启动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2017年秸秆机械化还田项目绩效自评价、“回头看”检查和2017-2018年专项检查工作,以加强省级财政秸秆机械化还田作业补助资金管理,推动秸秆机械化还田作业补助政策落实到位。
下一步省农机局将认真总结夏季秸秆机械化还田工作经验,高度重视存在的薄弱环节,积极研究采取应对措施;督促各地及时完成夏季县级第三方核查,抓紧兑付还田作业补助资金;组织省级第三方机构开展2017年秸秆机械化还田项目绩效自评价、“回头看”检查和2017-2018年专项检查;部署秋季秸秆机械化还田工作,组织秋季稻秸秆还田技术培训和现场演示活动,加大新技术新机具推广应用,确保各地高质量完成秋季作业任务;与有关部门联合启动专项工作调研,调整完善下年度全省秸秆机械化还田实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