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消息(颜斯睿 记者 李淼)7月18日早上10点,成都市新都区四川农机工业园区。一台台“带病”的拖地机一字排开。随着裁判长一声开始指令,选手们一会拿起“听诊器”听声音、一会拿起“血压计”测量电路油路压力、一会爬在机器上检修、一会儿又钻进驾驶室启动,30分钟、40分钟、50分钟……随着参赛选手的不懈努力,一台台“生病”的拖拉机在他们的努力下陆续发出轰鸣声。
A、首次政府名义举办,获奖者将参加“中国农民丰收节”比赛
这是四川农机维修技师技能竞赛现场,这也是四川省首次以政府名义、由省农业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总工会联合主办的农机维修技能大赛,也是该竞赛首次被列入省级一类竞赛。
7月17日-18日,来自四川全省21个市州的84名“农机卫士”成都展开角逐。记者了解到,这84名“农机卫士”是从今年5月农业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以来,全省农机系统紧急行动,层层开展宣传发动和技能培训,以组织推荐,竞赛选拔为基本手段,最终从全省4.75万农机维修从业人员选拔84名优秀农机维修技师。参赛选手中农机个体户和农机合作社社员占近80%,少数为农机公司员工,体现了向基层一线倾斜的特点。
此次比赛分两个阶段,17日进行农业机械基础知识、相关法律法规及操作技能知识等理论知识笔试,淘汰了一半选手后,18日,42名选手进行现场操作比拼。
现场操作主要考核选手查找拖拉机故障位置、故障原因、排除故障、正常发动拖拉机等内容,不仅考验选手排除故障速度,还要考验选手操作的规范性,最终综合打分。
经过一天的紧张角逐,最终,来自遂宁安居区巧农农机合作社的彭巧合来自成都鼎力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的刘长洪获得一等奖,攀枝花万利来农机销售公司吉康伍散子等25人分别获得二等奖、三等奖。
省农机鉴定站站长李和平介绍,此次获得第一名的选手按程序向省总工会申报“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章”荣誉称号,向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申报“四川省技术能手”称号;获得前十名的选手,申报纳入全省工会技能标兵管理。
不仅如此,今年9月,为配合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农业农村部将举办“2018年中国技能大赛—第一届全国农业行业职业技能大赛”,进行农机驾驶操作员、农机修理工等五个工种竞赛。此次竞赛获奖选手,还将参加农机维修工国家级竞赛。
B、全省200余万户农机户,获证维修工仅7416人
四川省农业厅数据显示:2017年,全省农机总动力达到4530万千瓦,共完成主要农作物耕、播、收机械化作业面积12949.57万亩,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7%;农机化作业服务组织1.78万户,从业人数为8.2万人;农机户223万户,从业人数为267.4万人;农机维修厂及维修点共9400家(个);农机维修人员4.75万人;乡村农机从业人员290.5万人,为有效推广使用农机、服务农村基层,促进农业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农机维修人才的统计数据不容乐观。四川省农机鉴定站副站长向智宗告诉记者,四川有农机维修人员4.75万人,仅占乡村农机从业人员的1.64%,但获得农机职业技能鉴定证书人员仅有2.83万人,约占乡村农机从业人员1%,维修工获证人员仅有7416人,占获职业资格总人数的26%,占农机从业人员十万分之二。四川农机装备数量和用户数量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但农机装备结构和维修服务保障能力与发达地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农机维修职业技能人才严重缺乏,“农机维修工严重短缺,是农机化快速发展中的梗,更是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的严重短板。维修工的缺失,致使有的农机具在农事农时季节等待维修维护而窝工,错过生产季节。”
四川省农机鉴定站站长李和平介绍,当前,随着国家《农机装备发展行动方案(2016-2025)》的深入推进,农机新机具、新技术不断涌现,并广泛运用农业生产各领域、各环节,全程全面机械化、农机化与智能化信息化融合发展已成必然趋势,对农机装备的使用和维修人员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农机装备的使用必须要有一支技能高超、服务及时的维修人员队伍作为支撑。开展农机维修职业技能竞赛是加快农业技能人才培养的推进剂,是促进农机服务农业生产的重要举措。
四川省农业厅副厅长张强表示,今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破解人才瓶颈制约。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也提出要培育一批高技能人才,培养一批“天府工匠”。农业技能人才是农业农村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现代农业的生力军。持续擦亮四川农业金字招牌,更离不开一支高素质农业技能人才队伍。开展农机维修技能竞赛,是培养选拔农机维修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能够为农业技能人才搭建一个相互学习、展示才干、提升农机维修服务水平和服务技能的有效平台,有利于营造 “尊重劳动、崇尚技能”的良好氛围;有利于发现和造就一批具有高超技艺和精湛技能的农机维修技能人才队伍,推动农机化水平提升和农业现代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