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这是我们今年新买的烘干设备,日烘干可达90吨,短时间内就可以将粮食的含水量降到最低。自夏收以来,机器基本没停过。”日前,在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周村镇苇町村达源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建祥介绍道。当天,晋城市粮食机械化烘干技术演示培训会在泽州县召开,130余名参会者先后赴周村镇达源农机专业合作社、大东沟镇泽欣农机合作社、柳树口镇下村村三个粮食机械化烘干示范点,现场观摩不同型号烘干机的工艺流程。
在达源农机专业合作社院内,金黄色的小麦堆成了小山,一颗颗饱满的小麦粒从烘干机中传输到“山顶”,让人感受到丰收的喜悦。“等待烘干的粮食从这里进入地磅,然后经过提升、清选、上粮等工序,进入烘干机开始长达7个小时的烘干。”刘建祥介绍,这一整套设备,共投资82万元,短短一个月时间,已经为周边8000多户群众提供了小麦烘干服务,前后共烘干小麦650万吨。
笔者从晋城市农机部门了解到,达源农机专业合作社等引进烘干设备,是该市农机化工作的新亮点。据介绍,近年来晋城市主要粮食作物的耕、种、收等生产环节基本实现了全程机械化,但还存在机械化收获、粮食烘干和高效植保等关键薄弱环节。未来,晋城将以补短板、促集成、提质量为重点,分作物、分环节举办一系列全程机械化现场演示和推进活动,示范推广一批新技术、新装备、新模式,以此推进主要粮食作物全程机械化,推动农机化高质量发展。 (郜晋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