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塔城记者站/曾照美
他,今年44岁,是位只有初中文化的普通农民党员,却自主研发获得国家专利认证的“便携式采棉机脱棉盘修磨机”,还研发了液压棉花打包机、采棉机消防系统等。
他,对美国大公司生产的产品提出多项改进建议,并作为特邀嘉宾前去美国考察。
他,致富不忘乡亲。从2014年起,带着合作社成员走出国门,在非洲安哥拉等国开展机采棉作业2万亩,收入30万元,成为全疆首位走出国门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头人。
他,就是沙湾县金沟河镇宋圣宫村农民党员韩波,是沙湾县宏基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农科金岳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理事长,也是该县农业机械化带头人。
自国家实施“一带一路”倡议以来,沙湾县抢抓机遇,在农业机械化方面不断提高农机手的作业水平,并实现跨国作业。
“‘一带一路’倡议是很好的机遇,我们在县域内的业务已基本饱和,需要一个契机走出去,通过跨区或者跨国合作,扩大作业领域。”7月26日,韩波说。
去年,农科金岳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与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达成农业、农机作业合作意向。
韩波说:“这不仅拓宽了我们合作社的作业市场,还打开了社员收入的新路子。特别是农机跨区、跨国作业业务,既展现了我们国家农业产业化的新气象,还能提高当地的生产水平,实现互惠共赢。”
2011年入党后,随着合作社的规模逐渐壮大,韩波除了在农机作业水平上不断追求进步,更觉得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肩负的责任重大,他将周边懂手艺的村民逐步吸纳到合作社,并无偿向大家传授技艺,带领大家共同致富。截至目前,合作社已解决80多人就业,年人均工资收入超过4万元,不少社员年收入6万—8万元。
宏基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社员杨发武说:“我们在合作社一年四季都闲不住,冬天主要检修维修农业机械,同时也加工些零配件。”
陈刚是金沟河镇宋圣宫村村民,农闲时他会到宏基合作社打工,既能挣钱,又能学到技术,一举两得。
除此之外,联合社还发挥“能人效应”促进增收。去年,韩波牵头成立宏基土地股份合作社,吸纳本地240余户村民参与,共有6000余亩土地入股经营,当年实现亩均分红1000余元。
韩波说:“我们还在不断研究改进残膜回收设备,今年春天完成了12万亩地的残膜回收,然后把残膜加工成颗粒,送到滴灌带厂加工成滴灌带,实现循环利用,也为治理农村白色污染、建设美丽乡村作出了贡献。”
目前,农科金岳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共有6家农机作业、农业种植合作社成员单位。其中两家农机合作社被国家农业部评为全国农机合作社示范社,塔城地区只有这两家获此殊荣。2017年,理事长韩波被评为“全国农业劳动模范”。
“作为一名党员,我要充分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继续把先进的理念、先进的技术用到农业生产当中,带动更多人就业增收,带领乡亲们一起致富。”韩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