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部公布2018年十项重大引领性农业技术 三项农机化技术入选

发布时间:2018-08-04

本报讯7月17日,农业农村部在甘肃省山丹县举办重大引领性农业技术现场观摩交流活动,正式公布了2018年十项重大引领性农业技术,这是农业农村部按照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有关决策部署,深入推进新时代乡村振兴、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针对当前和今后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迫切的技术需求,在需求征集、行业申报、系统筛选的基础上,确立的一批重大引领性农业技术。其中由农业农村部农机化技术开发推广总站报送的玉米籽粒低破碎机械化收获技术、水稻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技术、油菜毯状苗机械化高效移栽技术成功入选。

当前,我国农业生产已经从依靠人力畜力为主转到以机械作业为主的新阶段,农业各领域对农业机械化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广大农民对农机装备的依赖越来越明显。但农业机械化发展还不平衡不充分,技术集成配套应用刚刚起步,迫切需要以补短板、攻薄弱、促集成、提质量为目标,集成示范一批具有前瞻性、引领性的农机化新技术破解发展瓶颈,加快推动农业机械化转型升级。

玉米籽粒低破碎机械化收获技术是通过适宜籽粒机收的玉米品种、栽培技术、收获机械以及烘干设施等方面的集成配套,适当调整收获机械割台、脱粒、清选系统结构和作业参数,有效解决摘穗收获后在拉运、晾晒、脱粒过程中的损失及霉变等问题,实现玉米高效、低损失、籽粒低破碎收获,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收获质量和玉米品质,已成为玉米生产转方式、增效益的主要技术途径,亦是未来我国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发展方向。

水稻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技术是在成熟的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上发展起来的,是一种精确、可靠的水稻基肥施播技术,它通过在插秧机上搭载侧深施肥装置,在机插秧的同时,将基肥或基蘖肥施在苗侧靠近根部,并由浮船刮板覆盖于泥浆中。该技术促进秧苗根系对肥力的吸收,避免肥料随水流漂移,具有显著的提高肥料利用率、促进水稻生长、降低成本等优势,是农业绿色发展方向。

油菜毯状苗机械化高效移栽技术是将油菜苗培育成机插水稻秧苗一样的盘根成毯的毯状苗,采用移栽机切块对缝插栽,改变了传统的育苗和移栽方式。该技术可一次完成开窄沟、取苗、栽插、浮土、镇压和浇水等作业,具有作业效率高、土壤适应性强、节本增效显著、技术通用性好等突出优势,并可弥补多熟制区茬口矛盾导致的油菜生育期不足问题,同时能有效预防根肿病发生,在长江中下游以及其它不具备直播条件的地区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前景。

根据引领性农业技术集成示范相关部署和要求,农业农村部农机化技术开发推广总站将牵头,联合全国农技中心和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南京农机化研究所、扬州大学等相关技术研发单位以及黑龙江、江苏、安徽、河南、湖南农机推广站等项目承担单位,围绕项目“五个一”目标,即组建一支农科教紧密结合、优势互补的专家团队;编制一套适用可行的集成示范方案;建设一个展示效果显著的试验示范基地;开展一次带动作用明显的现场观摩活动;形成一揽子综合技术解决方案。积极开展技术集成示范,力争全面高质量完成重大引领性农业技术集成示范项目目标任务,为农机化转型升级、农业绿色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张园)

推荐阅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