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农机推广总站工程技术人员调研考察灵石县丘陵山区农田宜机化改造工作

发布时间:2018-08-10

为开展好山西省丘陵山区农田宜机化改造试点项目工作,确保该项目科学有效实施,8月3日,省农机推广总站张玉峰站长、任跃男副站长带领许洪峰科长等工程技术人员一行5人,赴山西省晋中市灵石县丘陵山区农田宜机化改造试点进行了调研考察。

山西省丘陵和山地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80.3%,丘陵山区县(市、区)占全省农业县(市、区)数量的70%。与之对应的是,全省丘陵山区县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相对不高,其重要原因就是丘陵山区地形、地貌条件差,导致机具进地难、作业效率低。因此,组织开展丘陵山区农田宜机化改造,通过工程技术措施,对细碎异形等地块进行合并、对地块进出坡道及沟渠道路等进行改造,使其适合大中型农业机械作业,对提高全省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灵石县是典型的丘陵山区,农田坡度大、异形地块多、地块小且零碎分散、基础设施不配套。针对丘陵山区的地形地貌现状,灵石县进行了丘陵山区农田宜机化改造先行先试工作,示范点已完成农田宜机化改造1000余亩。张站长一行先后深入灵石县清亮农机专业合作社等多个组织,围绕宜机化改造实施过程中的技术难点、成本控制、管理模式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和考察。

1.jpg

灵石县丘陵山区农田改造后

2.jpg

调研和考察改造后土质情况

3.jpg

与当地群众就农田机耕道建设及维护问题进行现场探讨

张站长在调研中指出,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程度不高,是农业农村发展不充分、不平衡这一主要矛盾的具体体现。一方面贫困地区主要分布在丘陵山区,实施农田宜机化改造,对脱贫攻坚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另一方面丘陵山区一直以来就是特色经济作物的重要生产基地,没有机械化支撑,丘陵山区特色作物很难产业化,很多地方特色优势会逐渐丧失。因此,开展丘陵山区农田宜机化改造,势在必行。

张站长希望,灵石县在结合自身实际开展丘陵山区农田宜机化改造的过程中,要重点围绕宜机化改造措施的技术难点、机艺融合、组织模式等方面,认真总结,积极探索,为全省开展丘陵山区农田宜机化改造,以及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供经验和借鉴。

张站长要求当地农机管理服务部门,要将农业机械化涉及的机具装备、作业对象、作物品种、农艺要求、作业环境等因素综合起来考虑,综合施策、合力推进,确保宜机化改造始终能够在科学有效的政策指引和服务保障上深入推进。

推荐阅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