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租赁让沽源小土豆焕发大生机

发布时间:2018-08-20

农机租赁让沽源小土豆焕发大生机11.jpg

无人驾驶拖拉机

农机租赁让沽源小土豆焕发大生机22.jpg

指针型喷灌机

农机租赁让沽源小土豆焕发大生机33.jpg

马铃薯地里的植保作业

王晓宇/摄影

八月份正是河北省沽源县马铃薯即将成熟的季节。眺望田野,白的、紫的马铃薯花竞相开放。沽源地处内蒙古高原南缘,年平均气温高于1.6℃,年日照时数最长3246小时,最短2616小时,年降水量426毫米,无霜期日数117天,非常适宜马铃薯的种植生产。2013年,经中国特产之乡推荐,沽源县被授予“中国马铃薯之乡”的称号。近年来,沽源县坚持把马铃薯生产作为重中之重,不断完善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体系建设,使种植面积逐年增加、品种推广机制日趋完善,成为我国马铃薯种薯、商品薯最佳产区之一。

孟金龙是沽源县有名的马铃薯种植大户,今年种植的5000亩马铃薯长势十分良好,站在地头的老孟看着成片的马铃薯花海,脸上不禁露出欣喜的微笑,“马铃薯能长这么好,一方面是我们选用的品种好,另一方面就得益于全程机械化。”孟金龙用淳朴的话语将马铃薯丰收的“秘笈”告诉了记者。

■本报记者王晓宇

全程机械化在马铃薯田中释放能量

说起马铃薯生产全程机械化,孟金龙便迫不及待地领着记者去田里欣赏他的“宝贝们”。“这片地是我流转的土地中的一部分,大约有250多亩。”孟金龙说。老孟的这片马铃薯田可以用壮观来形容,只见大型指针型喷灌机横跨整个田地,犹如一条长龙,老孟告诉记者,一架指针型喷灌机大约能覆盖周边50米作业,这片地里的指针型喷灌机由五架喷灌机连接而成。“马铃薯生长离不开灌溉,有了这个机器,灌溉问题就全解决了。”老孟说,“一架指针型喷灌机大约4万多元,这五台就需要20多万。”除了横跨在马铃薯田的庞然大物外,令孟金龙骄傲的机器当属今年新购置的无人驾驶拖拉机。“这台凯斯1404拖拉机安装了自动导航无人驾驶系统。采用北斗导航,我们就可以设定拖拉机的作业轨迹,以确保播种等环节的精确性。”显然,仅凭语言介绍这台机器老孟并不过瘾,他亲自跳上这台车为记者演示无人驾驶的“神奇之处”。坐在驾驶室的老孟两手离开方向盘,车还在缓缓前行,而且走的路线按照预先设定,非常精准。“这无人驾驶不仅能实现精准作业,还能将农机手解放出来。过去,播种的时候为了抢农时,需要好几个机手几班轮换,而现在,只要一个机手坐在车上,在拐弯换行的时候稍微控制方向盘就行。现在农村机手很少,这无人驾驶真是帮了大忙。现在经营着5000亩马铃薯,最多用十几个人就够了。”

“我们全县是23万人口,其中农业人口大约是20万,现有在册耕地是123万亩,人均耕地是6亩多,人均耕地面积比较多。加上这些年农村劳动力减少,像孟金龙这样的种植大户获得的流转土地越来越多,所以必须要依靠全程机械化。”沽源县农业局技术人员郭明告诉记者,“马铃薯机械化生产的成本优势明显。比如,机械播种有播深一致、出苗整齐、等行距和株行距均匀等优点,深受农户的欢迎。目前,在沽源各大种植园区,马铃薯从种到收已经全部实行了机械化。”

“我们这耕地面积大,用的基本上都是大型机械。比如播种,我采用的是4行播种机,一天至少能播种120亩地,我有2台播种机,5000亩地只需要播20多天。”孟金龙说。播种、植保、杀秧、收获,老孟用的全都是最新最高效的机械。有这么多优质农机“护驾”,孟金龙对今年马铃薯的收益相当期待,“估计到9月5日前后,马铃薯就收获了。我预计今年马铃薯亩产能达到6吨,围场那边的马铃薯已经收获了,市场价大约每斤0.75元—0.8元,我这一亩地挣2000块钱不成问题。”

引金融活水灌溉全程机械化

孟金龙种植马铃薯的规模着实令记者震惊,不过,他也不是从一开始就有能力掌管5000亩土地,“我从开始300亩发展到现在5000亩,经历了从人工种植到现在全程机械化种植,种植规模越来越大,机械的种类越来越全。”孟金龙坦言,“选用先进高效的农机,资金投入毕竟不是一笔小数目。机械价格不断上涨,前期资金的压力越来越大。”巨大的资金压力,让孟金龙一度萌生放弃机械化的想法。

就在这个时候,孟金龙碰到了宜信普惠融资租赁。作为宜信普惠旗下专注小微租赁的品牌,近年来,宜信普惠融资租赁在农村领域不断开拓创新、不断贴近现代化农村需求,截至2018年5月,业务在河北地区覆盖54个县,农机业务服务经销商、客户共计500余户,机种涉及拖拉机、青贮机、玉米收割机、小麦联合收割机、播种机械、耕整地机械等,为河北地区农牧业发展解决逾2亿资金需求。

当前在农村,从银行贷款购置农机还是比较困难的。“我们通过宜信普惠,用上了喷灌设备、无人驾驶拖拉机,现在还能继续扩大规模,扩大产量。”孟金龙介绍道。

一个人尝到甜头不算甜,老孟还将农机融资租赁这件喜事带到了整个沽源县,据了解,从2013年开始,通过孟金龙成立的宏达农机公司,沽源县农户购置农机的融资额度超过2000万元,这大大提高了沽源县农机化水平。“除了孟金龙以外,我们在沽源县还有两家农机经销商作为合作伙伴。除了种植马铃薯的机械以外,其他农作物的机械设备都在我们融资租赁的范围之内。”宜信普惠高级副总裁、宜信普惠融资租赁总经理毛芳竹告诉记者,“宜信普惠自成立之初便致力于服务三农、服务小微,在多年的实践中,宜信普惠一直认为,我们对农村是比较熟悉的,但是和当地经销商比,还是有很大差距。所以我们先找到一个比我们更懂这个行业,更懂农业的合作伙伴,和他们合作。他们一定程度上能够把控这些购买农机的农户的风险情况。老孟就是我们在沽源选择的合作伙伴之一。”

说起创办宜信普惠涉足农业领域小微租赁的初衷,毛芳竹记忆犹新。“在农村一些非贫困地区,农业生产规模化、机械化的趋势非常明显。但是对于一些刚刚开始走上适度规模化道路的农户来说,动辄几十万的购机款实在令他们压力很大。就像孟金龙那台凯斯1404,需要40多万。对于中国的种粮大户或者一般农户,在几年前,想用自己的积蓄买大型农机几乎是不可能的。农机设备是一个非常大的投入,如果靠攒钱购买,可能永远在路上。当然,通过一些金融机构三户联保、五户联保可以获取少量资金,但是对于几十万的设备来说,这点钱可以说是杯水车薪。”毛芳竹说,“为了帮助这些农户圆致富梦,宜信普惠就在2012年专门成立了融资租赁公司,就是现在的宜信普惠融资租赁。公司成立的初衷,就是为了帮助农户,以融资租赁的方式为他们提供资金的支持。”

据了解,目前宜信普惠融资租赁已经与大疆、广州极飞等科技企业合作,为购买植保无人机的农户、农机合作社等群体提供融资租赁服务。目前,宜信普惠融资租赁还可为农户购买自动驾驶设备载体“北斗导航系统”提供融资租赁服务,不仅帮助农户实现了农业机械的自动作业,还帮助农户实现了播种、插秧、植保、收割、翻耕、秸秆还田等机械化作业环节中数据采集、自动化处理、统计分析、精细化管理等服务。

“农业+金融+科技”引领未来之路

全程机械化确实解决了沽源县马铃薯的田间生产难题。随着马铃薯主粮化的发展,放眼全国,马铃薯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这无疑对沽源县这个老牌马铃薯种植区域造成巨大冲击。“前几年,马铃薯种植效益好。很多人都跟风种植和仓储,后来马铃薯价格下跌,大家都赔了钱。”郭明说,“原来麦当劳在我们县还有一个薯条加工厂,但是后来搬走了。而我们县自己只有两家淀粉生产厂家,深加工产业基础薄弱。我们县的马铃薯并不是当地人主动卖出去的,而是外地人买走的。举例来说,山东蔬菜大家都知道,山东寿光是买全国卖全国,既会种菜更会销菜,而我们县就是缺乏走出去的能力。”郭明总结道,当前,制约沽源县马铃薯产业发展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个是农业产业链延伸不够,也就是一二三产业融合不够强;二是在农产品市场建设上还有欠缺。“沽源没有知名品牌,最近几年外地人说起‘坝上’,知道是承德的围场县,或是张家口的张北县。其实,我们沽源也是坝上的一个县,却鲜为人知。”

对此,国家税务总局原副局长、联办财经研究院专家许善达表示,现在中国的生产力水平已经可以支撑大规模的生产,而规模有又可能挣2000元,由此可见,第一产业的市场风险还是挺大的。所以要想规避市场风险,就需要一二三产融合。”许善达说,“工商资本下乡(城市资本下农村)才能更好地实现农业生产的规模化。‘资金+市场’、‘农业+商业’的结合可以帮助农户规避市场风险。用三产融合的方式整合农业生产要素,中国农业还会有很大的发展,农民各个方面的情况还会有很大的改观。”

宜信公司创始人、CEO唐宁表示,助力实体经济,还要多措并举。“最早,大家知道的租赁,租的都是特别大的东西,比如飞机、轮船等等,都是几亿的规模。但是,我们看到农村缺少农机具这样的租赁,所以我们就做了这样一种创新,我们把它称为小微租赁,从东北、内蒙古先做起来,现在推广到全国。我们希望小微租赁模式的创新能给中国‘三农’问题的解决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解决农村实体经济融资难等问题。”唐宁表示。当前,农户最为头疼的两个问题,一个是缺钱,一个是缺销路,所以光做金融解决缺钱的问题还是不够的。“未来,我们致力于对农户进行多方位金融帮扶。既要给“三农”提供金融的支持,又要有科技的支持;既关注农户们的金融需求,又要关注他们能力建设的需求,通过“农业+金融+科技”三个关键元素的叠加解决中国实体经济的问题。”

推荐阅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