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粘虫爆发,近200架大疆植保机火速支援

发布时间:2018-09-01

640.webp (40).jpg

虫口夺粮,大疆在行动。

近日,由于高温高湿天气,玉米三代粘虫危害在河北廊坊、沧州,内蒙古通辽和赤峰等地大面积的爆发。得知该消息后,大疆农业联合多地合作伙伴,出动超百架 MG 系列植保无人机,对这些地区的玉米地进行了应急防控飞防服务。

虫灾严重,玉米成“光杆司令”

“黑身红脑袋,大概 2 - 3 公分,爬得很快,一只玉米棒子上有几只这样的虫。一开始没当回事儿,几天时间,玉米快被吃成了“光杆司令”,只剩光秃秃的茎秆。家里的 12 亩地,有 1/3 的地出现了这种情况。” 河北省廊坊大城道彩村刘姓村民说。

640.webp (41).jpg

据河北省植保植检站 8 月 14 日发布的三代粘虫危害监测报告,三代粘虫在河北省进入危害盛期。廊坊市的大城县、文安县、安次区,霸州市,沧州市的泊头市、黄骅市和任丘市的部分田块发现粘虫危害,总面积近 55 万亩。

粘虫危害发生田一般百株虫量在 10 头左右,以杂草多的玉米田发生为重,百株最高 500 头,文安县个别玉米田百株虫量 1000 多头,最高达 2000 头。

640.webp (42).jpg

此外,在内蒙古通辽、赤峰等地,8 月初也大面积爆发了玉米三代粘虫虫害,主要集中在赤峰翁牛特旗、阿鲁科尔沁旗、巴林右旗和巴林左旗和通辽开鲁县、奈曼旗、扎鲁特旗等地。发生田总面积达 256 万亩。

超百架大疆植保机出动

粘虫具有迁飞性、隐蔽性、迁移性、局部区域集中暴发的特点,尤其是进入 4 - 5 龄暴食期后,食量大增,防治不及时,可将庄稼吃成光杆。

由于玉米植株比较高大,植保无人机成为了应对粘虫危害紧急防控的主力军。

640.webp (43).jpg

在内蒙古,大疆合作伙伴天蓝蓝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先后派出了近百台架 MG 系列植保无人机,组织了 100 多名飞手,奋战了 10 余天,对 25 万亩玉米田进行了紧急黏虫防控作业。

“无人机施药作业时,飞行速度为 4.5 米/秒,高度为 2.4 米,横移 5 米,亩用药量为 1 L/亩,主要使用了氯虫苯甲酰胺、毒死蜱、氯氰菊酯等药物。” 天蓝蓝航空科技公司飞手胡国新说。

640.webp (44).jpg

在河北廊坊,仅大城县,玉米田发生粘虫危害的面积就达 6.4 万亩。大疆合作伙伴泰华伟业科技公司调动了 70 余架 MG 系列植保无人机,组织了 100 余名飞手,集中对大城县受虫害村的玉米田进行了防治作业。

“每台飞机每小时的作业面积大约 60 亩左右,平均每天作业时间长达 10 小时。老乡们很着急,我们也想高效高质的完成防治工作,尽最大努力降低种植户的经济损失,遏制虫害的蔓延。” 泰华伟业科技公司的田思云说。

640.webp (45).jpg

为保证作业的顺利进行,不延误灭虫时间,泰华伟业科技公司还在作业地设立了大疆无人机流动服务站,以备在作业中,飞机出现故障能够及时维修。

经过一轮高强度的作业,目前,河北廊坊、内蒙古通辽和赤峰等地对玉米粘虫的应急防控工作已经结束,虫害得到控制,大疆植保无人机的作业效果更是获得了当地农户的广泛认可。

推荐阅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