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枝、梨树枝、桃树枝不要丢,收着换肥去!
在金华永康市各个村庄的路边,随处可见“秸秆换肥”收集点。
每到农忙时间,会有整车整车的秸秆往永康市唐先农作物秸秆收贮运中心运送。
永康市是中国红富士葡萄之乡,全市葡萄、梨、桃、柿等作物种植面积3万余亩,每年修整剪枝产生的秸秆约为3100吨,处理难度大,露天焚烧污染大气环境。
2017年,永康市借鉴“鸡毛换糖”的理念,出台了《永康市“秸秆换肥”收贮运服务体系运行方案》。
通过“一公斤秸秆换取一公斤商品有机肥”的创新操作方式,建立了“农户收集—换肥点换肥-有机肥厂转运粉碎-综合利用”一套高效运行的秸秆收贮体系,真正实现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
秸秆回收后,通过收贮中心秸秆粉碎加工后进行资源化利用,生产出商品有机肥、生物质颗粒燃料、食用菌菌棒等,将“废物”变成了“宝贝”!
模式成功打通了“农户-收贮方-政府”三方利益链条,很好地解决了秸秆收贮难题。同步实现了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商品有机肥推广、生态循环农业主体培育、清洁田园清洁生产四大方面工作。
实施以来,全市年均回收利用废弃果、桑类秸秆2500吨,占秸秆产量的80%,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500吨,直接和间接推广商品有机肥施用6000吨,实现清洁田园2.5万亩,促进农资节本、林下套种和机械作业增效800万元。全市秸秆露天焚烧大幅减少,综合利用率达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