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乳山市:加快推广玉米秸秆高效利用技术

发布时间:2018-10-24

■王永涛

“合作社玉米种植密度高,产量水平上去了,玉米秸秆量越来越多,随着家用电气设备和农业机械快速普及,用的玉米秸秆越来越少,剩的越来越多。推广玉米秸秆高效利用技术后,秸秆不会在地里直接被烧掉了。”山东省乳山市麦花香玉米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冯泮花高兴地告诉笔者,他们的秸秆既能被有效利用得到经济实惠,又能避免环境污染得到生态实惠。近年来,乳山市以服务“三农”为宗旨,积极查找短板,拓宽玉米秸秆综合利用途径,让群众享受到更多农机现代化带来的实惠。

乳山市常年玉米种植面积约28万亩。过去,玉米秸秆主要作牲畜饲料,或自然风干后用于烧草,一些农户甚至就地焚烧处理,不仅污染环境,还易引发火灾。近几年,在一些农业机械化程度较高的镇村,不少农户开始采取“玉米机收——粉碎还田”的作业方式将玉米秸杆还田当肥料,但利用模式单一,经济效益较低。2017年以来,针对乳山市玉米播种面积大、秸秆量多,以及养殖业饲料缺乏的实际情况,乳山市积极探索玉米秸秆综合利用新途径,将茎穗兼收型玉米联合收获机和秸秆打捆机配套使用,使玉米秸秆连穗切碎打捆青贮或玉米摘穗后秸秆切碎打捆黄贮,成为畜牧养殖业所需优质饲料。促成“一户一社”实现购机作业,筹建乳山寨镇小岚村玉米机械化青贮收获示范基地一处,2017年实现总投资160万元,打造“秸秆—养殖业—沼气—种植业”农业生态经济循环模式,辐射作业面积千亩以上,秋季该村周边无秸秆堆积、无秸秆焚烧,经济效益、环保效益显著。

为了进一步推广玉米秸秆青贮收获机械,促进乳山市饲草生产和秸秆综合利用机械化配套技术,乳山市将茎穗兼收型玉米联合收获机、秸秆打捆机等秸秆综合利用机具列为乳山市2018年农机购置补贴重点机具,实现敞开补贴,应补尽补,带动农户(合作社)购机用机;以乳山寨镇小岚村为中心,建立两处玉米秸秆机械化青贮黄贮示范基地,充分发挥作业示范、宣传带动作用;开展玉米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培训活动,组织农机技术人员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工作和服务工作;召开威海市级“玉米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现场会”,多层次、多形式演示新机具、推广新技术,补齐“玉米秸秆单一还田利用”短板,拓宽玉米秸秆综合利用途径。

促进玉米秸秆青贮收获机械化,通过将秸秆粉碎进行青贮、氨化、揉丝微贮后饲养牲畜,既可以节省饲料成本,还可以使秸秆通过牲畜粪便实现过腹还田,促进农业良性循环,是一种效益较高的利用方式。青贮饲料与新鲜饲料相比,更加耐储存,保存年限可达2—3年或更长,因而可以弥补青饲料利用的时差之缺,做到营养物质的全年均衡供应;由于密封厌氧,物质的氧化分解作用微弱,养分损失仅为3%—10%,从而使绝大部分养分被保存下来,特别是在保存蛋白质和维生素(胡萝卜素)方面要远远优于其他保存方法;青贮料含水量可达70%,且在青贮过程中由于微生物发酵作用,产生大量乳酸和芳香物质,可增强其适口性和消化率;青贮能杀死青饲料中的病菌、虫卵,破坏杂草种子的再生能力,从而减少对畜、禽和农作物的危害,实现以秸秆综合利用机械化助力环保禁烧,推动畜牧饲料加工机械化。此外,从收益上看,过去一亩地可以收干玉米1200斤左右,但从收获到晒干、出售需要繁琐的过程,去除机械、收割、清运和人工等费用,每亩最多能赚750元,而秸秆就此废弃或者焚烧。目前,将玉米秸秆青贮,把玉米秸秆连秆带棒整体实行随割、随运、随切、随装、随踩、随封,农户们省时、省力、省心,每亩收益能提高200—300元。

推荐阅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