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草成金”的“大忙人”---袁建文和他的联盟秸秆加工专业合作社

发布时间:2018-11-08

看着眼前的大型秸秆加工机械大口大口吞进从地里拉回的秸秆,金龟子一样团成捆,又一捆接着一捆吐出来,袁建文朴实的脸上难掩喜悦。在他心中,这些机械“吃的是草(秸秆)”,带给合作社和社员的却是“金蛋蛋”。

每到“三夏”前,岐山县联盟秸秆加工专业合作社的“老袁”——袁建文,就要忙着组织技术人员为合作社社员加紧维修保养秸秆捡拾加工机械,开展机械使用操作技术培训。“合作社社员现在已经发展到260人,各种农机具达到137多台(套)。”“老袁”指指整齐摆放的机械,“这不,大伙都趁着农闲给农具保养调试,马上这些‘铁家伙’就要大展身手了。”

在当地“老袁”和他的合作社是有名的“田保姆”。 “俺村建了合作社以后,农忙时节真是省心多了,不再愁着火、不再愁麦草成害了。经过合作社,以前的柴草不但变废为宝、还增加收入啦!”岐山县雍川镇宣旗营村村民张根生说。

“老袁”接过话题,“合作社把土地流转、托管起来后,实行规模化种植青贮饲草玉米,保管农机有活干,保管田地好收入,大伙儿抱团发展,就是没有壮劳力,种地也变得轻松了,群众的收入也增加了,积极性都很高!”。

近年来,联盟秸秆加工合作社借国家发展现代农业的好时机,通过规模化经营,机械化服务不断发展壮大。从2010年起,先后与诺菲博尔板业(杨凌)有限公司现代牧业(宝鸡)有限公司、奥华现代牧业有限公司、千阳县向阳牛场等结为订单协作单位。大力推行订单作业,每年4月份开始,邀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农业专家教授,对合作社秸秆加工机械机手进行理论、实地操作培训。合作社按订单量对机手实行包村包片承包,下达目标任务,平均每年每名机手拾草150吨,捡拾小麦面积1200亩以上,并由合作社统一收购价格,集中收购、处理、销售,实现秸秆有效利用,改善了环境污染和农村杂草乱堆乱放现象。精心组织青贮玉米种植加工,每年5月开始,合作社与周边农户协商,流转土地2300多亩种植青贮玉米,并通过统一提供玉米种子、统一配种化肥、统一收购加工,引导农户自己种植青贮玉米,合作社将青贮饲料按订单把高质量加工的玉米秸秆提供给现代牧业宝鸡牧场及周边奶牛场。优良的品质与可靠的信誉,为合作社赢得了客户与市场,每年合作社加工的产品供不应求。多次被陕西省法门寺纸业有限公司授予“年度供草大户”称号,并受到各协作单位的嘉奖。

管理出效益。“老袁”深刻认识这一点。近年来,合作社完善成员大会、理事会、执行监事管理机制,细化内部工作机构,分设了市场营销部、技术服务部、配套加工部、农资服务部四个主要部门,明确各机构职责和管理目标。市场营销部主要承担市场宣传、市场开发;技术服务部主要负责技术推广、技术培训;配套加工部主要承担原料收购、成品调运;农资服务部做好原料储藏。各部门之间任务明确,分工协作,共同发展。合作社对成员与本社发生的业务交易,建立成员账号,真实记载,作为年终盈余返还的依据。同时,合作社逐年依法完善《合作社章程》和相关制度,将章程、理事会制度、监事制度、成员大会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等上墙公布。季度定期召开理事会议,每年召开成员代表大会一次,研究总结工作,讨论重大决策,听取成员反映和建议。

一路走来,8年间,通过合作社捡拾加工的小麦玉米主要农作物秸秆 10 多万多吨,足够20吨卡车装载5000余次,作业面积30多万亩,实现经济效益4920多万元,带来了可观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先后被岐山县县委、岐山县人民政府授予“岐山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宝鸡市农业机械管理局命名为“宝鸡市农机合作社示范社”,宝鸡市人民政府授予“优秀农民专业合作社”、“十佳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称号。2016年被农业部授予“全国农机合作社示范社”。

掐指算算,一年365天,“老袁”总是围着他的农业机械转,围着秸秆加工利用出点子,围着更好带动周边的老百姓致富想办法。望着头顶养眼的蓝天,“老袁”深吸一口带着玉米秸秆微甜的空气,满怀自信地说,合作社将继续围绕秸秆综合利用,进一步推广“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吸收更多的农户加入合作社,让更多的农户自愿将土地流转到合作社经营,让更多群众得到实惠。今后,合作社还将坚持走专业化、规模化发展之路,把秸秆机械化捡拾、玉米青贮饲料的种植和加工作为重点,沿着环保、兴牧、促农、增收的总目标大步走下去。

陕西省农机局管理法规处 宝鸡市农机局供稿

推荐阅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