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美果苹果套袋机
机械植保设备显神威
用上自动栽植机,栽苹果树不用“挖坑”,一小时栽完一亩地很轻松;给苹果套袋的手持式套袋机,套完50个苹果只要三四分钟;苹果专用多功能采摘平台,可以实现苹果的高效无损采摘……近日,由青岛农业大学牵头的山东省农机装备研发创新计划项目“苹果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装备研发”现场会在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的一片苹果试验田举行,现场会上亮出苹果全程机械化生产的十八般武器。
苹果全程机械化生产的机械品种虽然炫目,但大面积推广仍面临规模化标准化种植不足、“山寨”机械严重等各种问题,农业生产以机器代替人路途漫长。
科技型“武器”助力苹果全程机械化生产
“这是什么,苹果自动套袋机?这个得好好看看。”由烟台梦现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研发的手持式苹果套袋机,在观摩会现场引发了极大关注。这台苹果套袋机,样子看起来像一台大一些的吹风机,单手拿着,也不会觉得太沉。套袋机手柄上方有个白色感应按钮,看好需要套袋的苹果后,手指接触按钮,不需要用力按,一个袋子弹出,袋口自动张开,套住苹果后自动封闭袋口,套一个苹果也就几秒钟的时间。移开机器,另一个袋子自动弹出,就可以套下一个苹果了。
“套袋机配有苹果专用袋,机器中一次可放50个袋子。”烟台梦现公司总经理陈爱民表示,给苹果套袋的活儿一般是女性来做,要考虑她们的胳膊承受力,每次装50个袋子,套完换袋子的工夫可以休息一下。“如果不考虑找苹果的时间,用这个机器,50个苹果三四分钟就能套完。”
据青岛农业大学王东伟教授介绍,为了减少苹果生长过程中的病虫害和损伤,以及避免苹果与农药接触,全国的苹果种植达到98%以上的套袋率。但是现在苹果套袋的人工成本高、人手短缺,而适合苹果套袋的时间又是有限的,时间不等人,所以苹果套袋机很有市场。
在现场会上,看起来最貌不惊人的苹果套袋机,成为众人追逐的焦点,大家亲自拿着机器模拟套袋,仔细询问机器的价格、纸袋的价格,研究纸袋的构造,还有人建议研发拆袋机。
机械代替人要过几道坎
此次青岛农业大学的现场会在沂水县的一片苹果园里举行,这也是学校牵头的为期两年的苹果机械化项目研发两片试验田之一,另一片试验田在烟台。此次现场会上展现的很多机械都让人眼前一亮,不过,不少机械用得有些“憋屈”,并不能发挥最大功能,而原因就在于苹果园的条件限制了机器的发挥。
“我们看这片苹果园,不是我们理想中的样子,但更符合我们现在的实际。”现场会一开始,王东伟就坦然指出,这片试验田,并没有达到机械化种植的完美状态。为了方便机器的演示,有些地方还是青农大的工作人员临时进行了修剪。
王东伟表示,苹果生产的全程机械化,很重要的一条是种植的规模化和标准化。规模化的种植,可以提高机器的利用率。标准化的种植,则可以发挥机器的功效。
标准化种植的苹果园该是什么样的呢?王东伟的描述,基本颠覆了我们对于传统苹果园的印象。传统苹果园,一棵苹果树长得枝繁叶茂,一棵树就占据四周很大一片地盘,又高覆盖面积又大,然后树与树之间枝丫交错,别说进机器,进人都难。
标准化的苹果园,则是“矮砧密植”,苹果树下面的砧木只有五六公分,树的整体高度控制在2米到2.5米,苹果树行与行之间的距离达到3.5米到4米,为机器作业留出足够的空间,而一排苹果树间的株距,则可以密到50公分左右,苹果树呈纺锤状生长,密集结果。这样的一种种植,无论是修剪、喷药、施肥还是采摘,都是特别适合机械规模化作业的。
“山东省500多万亩的苹果种植面积,能实现标准化种植的不足十分之一。”王东伟说,对于很多果农来说,把现有的果园翻倒重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很多。在推广机械化的路上,这也是我国和欧美国家很大的不同,欧美很多国家的规模化、标准化种植已经很多年。
除了受规模化、标准化种植的限制,自动化机械的研发也受到“山寨”产品的威胁。在观摩会现场备受宠爱的速美果苹果自动套袋机,虽然这一产品已有37项专利在手,但是对于陈爱民来说,最担心的还是产品的仿冒。这一产品,公司从2014年起就开始研发,2017年加入青岛农业大学的项目团队后,在青农大的帮助下,技术进一步完善,终于有了现在的产品,但是产品一旦上市,太容易有人伪造,而这会大大打击公司新机械的研发热情。
山东省农机局有关处室负责人表示,农业自动化机械的推进,也要考虑到整个劳动力市场的情况,目前,还有一部分人靠农业的生产生活,过于快速的机械化推进会剥夺他们的工作机会,我们需要做的是保证有机械化生产的能力,然后适度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