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郑州12月9日电 如何解决建档立卡贫困户和大量外出务工人员“无人种地”、“谁来种地”问题?上蔡县通过建立农机社会化服务托管工作新模式,为解决这一难题找到了答案。
上蔡是农业和人口大县,全县约有40万人常年在外打工,而直接从事种植业生产的不超过20万人,由于无暇顾及责任田,造成部分土地资源浪费。同时在推进脱贫攻坚过程中,大部分贫困户因老弱病残,无力从事农田耕作。解决“无人种地”、“谁来种地”难题势在必行。
该县农机部门通过调研中发现,建立农机社会化服务托管体系,不仅能让外出务工和创业的农民安心离开土地,大幅增加农民收入,而且为带动贫困户脱贫、贫困村出列找到了一个有力抓手,更为加速推进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现代化找到了一个平台。
基于这一认识,上蔡县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托管工作助力脱贫攻坚的实施意见》,明确了目标任务、服务形式和推进措施,加压增责,强力推进。
为推进工作开展,该县成立了由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挂帅的上蔡县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托管助力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各乡镇(街道)也相应成立了组织领导机构和工作机制,将农机服务托管工作列为“一把手”工程,纳入乡镇(街道)年度目标考核,为农机服务托管工作顺利开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坚持示范带动、梯次推进的原则,上蔡县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认真抓好试点乡镇农机服务托管工作,通过算账对比、现场观摩、经验交流、学习培训等多种形式,展示托管服务在增收节支、提高劳动效率等方面的成效,带动更多的农机专业合作社和新兴农业经营主体加入托管服务的行列,促进农机服务托管工作健康顺利开展。
把托管工作与推进脱贫攻坚工作有机结合在一起,是该县农机社会化服务工作中的创新和亮点。该县加大对贫困村和建档立卡贫困户支持和扶持力度,助推贫困户脱贫,贫困村出列。明确规定,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实行农机服务托管的,由县财政按50元/亩补助金的标准,用于贫困户被托管土地夏秋两季耕、种、收作业费用,补助金纳入县扶贫专项账户,通过实行农机社会化托管服务,切实解决了建档立卡贫困户老弱病残“无人种地”的问题,帮助贫困户增产增收;建立农机社会化托管服务公益金提取机制,帮助贫困村发展特色产业,壮大集体经济。
上蔡县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实行农机社会化服务托管,是培育社会化服务新型主体发展现代农业的有益探索和尝试,农机托管不仅解决了大量外出务工人员和低保户、五保户、残疾人、贫困户“谁来种地”、“谁能种好地”问题,而且还让合作社得到了发展,真正实现了政府、群众和贫困户、合作社三方共赢。(董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