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2018年全国农机工业工作会议暨中国农机工业协会五届七次理事会会议在北京召开。本次会议的重点讨论了新时期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形式与要求,以及各部门之间如何协同创新,加快推进农机工业转型升级,夯实基础,推动我国农机工业高质量发展。同时,会议还总结了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农机工业的发展历程,并对在改革开放四十年中为我国农机工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企业和个人颁发“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农机工业功勋奖章”和“改革开放死之年中国农机工业杰出贡献奖”。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副司长李安宁、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副司长罗俊杰、中国农机工业协会会长陈志以及相关部门领导、杰出农机企业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
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发展,农业机械化取得了历史性的伟大成就,我国农业生产已经由主要依靠人力畜力转为主要依靠机械动力,农业机械化进入了引领农业生产方式的新时期,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农业机械化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农业机械化渗入到农业生产方式的方方面面,机械化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农民生产意愿和农业生产稳定发展。农业生产各领域加快“机器换人”,农机化的广度和深度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向全程全面高质高效的方向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农机化提出了新要求。在新时期,我国农机化发展还存在着不平衡不充分的现象,具体表现为“三高三低”、“三多三少”。“三高三低”即作物上,小麦玉米水稻三大主粮作物的综合机械化水平较高,棉油糖、果菜茶等经济作物机械化水平低;从地域上看,北方平原地区机械化水平高,南方丘陵山区机械化水平低,从产业上看,种植业机械化水平高,畜牧业、渔业、农产品加工业、设施农业水平较低。“三多三少”指小马力中低端机具较多,大马力高品质机具较少;技术上单项应用技术较多,集成配套的农机化技术较少;主体上,小规模自用型农机较多,规模化专业化农机服务组织较少。他指出,新时期农机化正在转型升级,面临的矛盾主要在供给侧,主要表现为“供不足需,供不适需”“有机难卖、有机难赚、有钱难花”成为当前供给侧结构性矛盾三个方面的突出表现。推进农机化转型升级的主要举措之一就是要培育新要素和新主体,具体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第一,培育壮大农机创新型企业、创客、创新团队与领军人才,推进农机智库建设;第二,培养农机生产“工匠”及使用、维修一线的“土专家”,培植农机“会展”、媒体等专门人才队伍;第三,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培育新“麦客”,新农机经营服务组织带头人;第四,支持大中专学生、退伍军人、科技人员返乡下乡,创办新型农民服务组织。除此之外,推进农机化转型升级还需从发展新制造、新产品,打造新业态、新模式,构建新机制、新平台几方面入手。推进农机化转型升级是系统工程,要求农机科研、生产、流通、推广等体系配合联动,需要各个部门、各个方面凝心聚力,改革创新,坚持市场导向,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制度创新、机制创新和技术创新相结合,共同推动农机化发展动能转换,释放农机化发展潜能。
农机化的发展离不开工业部门的支持,对此,罗俊杰表示要坚定不移地推动农机供给侧改革,要看到当前农机工业遇到的各种难题也为我们提供了面向未来发展的机遇。要打好政策协同发展的组合拳,加强政府部门之间协同发展、协会之间协同发展,久久为功,以这样的开局,一定能取得更好的成效。当前,的确存在无机可用、无机好用的问题,因此农机企业要把基础性的东西铺垫好,建设跨行业的平台,集中攻关,建立主配联手、上下游结合,加强农机装备质量可靠性建设,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深化人才培养和国际间合作。
会上,陈志、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剡水、中国农机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宁学贵、中国农机化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方宪法等人还分别从不同角度对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年农机工业的发展作了报告。
201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实施四十周年,在党的改革开放路线方针指引下,我国农机行业涌现出一批优秀人物和先进企业,他们为我国农机事业发展做出了技术贡献。为此,本次会议对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为我国农机工业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的人物和企业进行表彰,分别授予王金富等15人“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农机工业功勋奖章”,安徽全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等20家企业“改革开放四是年中国农机工业杰出贡献奖。”
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原会长高元恩代表获奖者表示,改革开放四十年是我国农机工业进步最快的时期,成绩的取得归功于全行业改革开放政策坚持为三农服务的初心,坚持艰苦奋斗取得这样伟大的业绩,企业和个人做出了微薄的贡献,得到这样的奖励感到自豪,回顾过去是业绩满满,对未来也充满信心。尽管处于当前这样一个转型的时期,但是信心不变,未来一定能取得更好成绩,授奖单位和个人都将继续努力,把农机工业大国变为世界农机制造强国。
会上,原机械工业部部长何光远表达了自己对未来我国农机化发展的几点期望。他说:“我也算是一个老农机,我对农机有着深厚的感情,也一直关注农机发展,汇聚一堂共同回忆四十年取得的伟大成就,谢谢会议主办方。农业现代化越来越近,四十年我们的拖拉机由二十马力上升到四百多马力,收获机械也开始实现智能化,装备制造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改革开放前想都不敢想的激光切割,我们与发达国家之间差距正在缩小,成为装备制造领域重要组成部分,回首过去我们倍感欣慰,展望未来我们充满信心。我们的农机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坚持创新驱动,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我国农业现代化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