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蔬菜生产农机化试验示范基地揭牌

发布时间:2018-12-20

青岛财经日报/青岛财经网讯(记者聂艳林通讯员任洪珍) 12月20日上午,我市蔬菜生产农机化试验示范基地揭牌仪式在平度市仁兆镇举行,拉开了我市打响蔬菜机械化攻坚战助力乡村振兴的序幕。

3cd3bbb17e19dbe_size23_w500_h333.jpg

28affd910d53628_size30_w500_h333.jpg

重点向蔬菜全程机械化发力

农业机械化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村生产力的重要基础,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没有农业机械化,就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近年来,我市农机部门认真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积极推进农机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持续抓创新、补短板,农机化进入了高质量高水平发展的新时代。预计2018年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730万千瓦,主要农作物耕种收机械化率达到87.8%,主要指标位居全国同类城市前列。在全国率先实现了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小麦、玉米、花生、马铃薯生产综合机械化率分别达到99%、95%、85%和83%。

采访时,市农机局副局长、市派仁兆镇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程兴谟表示:“改革开放四十年,青岛的农机化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比如青岛在玉米小麦等主要粮食作物,已经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全程机械化。但是青岛的农机化发展也有短板,像蔬菜等主要经济作物的机械化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这次我们在蔬菜产区仁兆镇,和仁兆镇政府进行长期的战略合作,围绕乡村振兴,在经济作物机械化的短板方面寻找突破。将菜农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解放生产力提高生产效率,推进青岛现代农业的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从市农机局重点工作中,记者了解到,今后我市农机化发展重心要向以蔬菜为代表的经济作物机械化上转移,下大气力补短板、强弱项、促协调,推进农业机械化转型升级。

配备专家工作站形成技术路线

平度市仁兆镇东寨子村种植户于立武说:“蔬菜生产农机化试验示范基地能够落户在我们村真的是太好了,我家种了20亩大葱,种的时候已经实行了全部机械化,如果收获也能实行机械化那就太好了,所以对这个基地的建设我们农民都充满了期待。”

据悉,平度市仁兆镇濒临大沽河,土地肥沃,是青岛市重要的菜篮子基地。全镇12万亩耕地中,蔬菜种植面积达11万亩,主要品种为大蒜、大姜、大葱、土豆、圆葱等。种菜收入相对较高,但仍主要依靠人力种植,劳动强度大,作业效率低。伴随着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的加快,年龄不断升高,将来“谁来种地”、“怎样种好地”问题日益突出,种地农民的形势更加严峻。

据介绍,此次市农机部门与仁兆镇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并在此建设青岛露地蔬菜生产机械化试验示范基地,全力支持仁兆农业经济向更高质量发展。为建设好露地蔬菜生产机械化试验示范基地,青岛市将配套建设专家工作站,结合当地实际,进行大葱、大姜、大蒜、胡萝卜等蔬菜的机械耕地、播种、植保、收获等机械化试验示范,推广先进适用的农机新机具、新技术,并以此为中心,最终形成了清晰可行的蔬菜全程机械化技术路线,辐射带动大沽河流域蔬菜机械化发展,进而推动全市蔬菜机械化整体上水平。

市农机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乡村振兴对口帮扶部门,我市农机部门将以这次战略合作协议的签订为契机,以青岛露地蔬菜生产机械化试验示范基地为重要载体,以实现经济作物农机化生产转型升级为目标,结合仁兆当地农业生产实际,充分发挥农业机械化在乡村振兴中的生力军作用,整合农机行业政策、项目、资金、人才、技术、信息等资源,全力打造青岛市露地蔬菜机械化生产示范样板,将“菜农”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提高农业生产率,促进乡村振兴。

推荐阅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