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芜湖中联重科的农机生产线,一台台绿色的农机正在紧张的装配中。这家国内首家A+H股上市农机公司,在农业机械业务上,已覆盖小麦、水稻、玉米、油菜等主要农作物的育种、整地、播种、田间管理、收获、转运、烘干储存等农业生产全过程,目前该公司正以“互联网+”手段建立农机服务平台,在销售农机的同时为广大农民提供更加精细的指导和服务。
市场需求引领创新
创新是企业的生命力,中联重科针对市场需求不断努力研发各种新型农机。针对我国甘蔗机收率不足1%的现状,该公司结合国内甘蔗种植地的土壤条件和农艺特点,创新研发出AS60甘蔗收获机,使含杂率、防倾翻等指标优于进口品牌同类机型。在作物全面化方面,中联重科的机器种类越来越多,公司在经济作物急需要解决的环节去补短板,推出包括秸秆收割设备、饲料收集加工设备等等。
在参观现场,记者还看到了各种秸秆回收农机,涵盖了秸秆“收获、打捆、运输、储藏、加工利用”等环节,据中联重机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喜恩介绍,目前公司致力于打造秸秆资源化利用解决方案,产品涵盖秸秆粉碎还田、秸秆收集离田、秸秆生物复合肥制备、秸秆离田堆肥制备、秸秆燃料化利用等领域。中联重科已在安徽等地建成秸秆装备产业示范基地,依托系列化、智能化的秸秆处理装备,旨在打造“政府引导+龙头企业带动+新型经营主体参与+金融服务支持”的秸秆产业经营新模式。
“互联网+”服务农民
“过去农机只追求作业性能,便宜能用就行,现在不一样了,年轻的农民要求农机要有驾驶室,能电控、智能化等等。”王喜恩告诉记者,他们在升级产品性能的同时还在配套服务上下功夫。“智能化的农机,我们称之为农机4.0,这也使我们从过去的单一卖产品,变成现在的利用智能化农机,收集农业生产相关的底层数据,通过分析为用户提供一整套的问题解决方案。”
“现代农业”是农业生产的高级阶段,是将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传感技术、遥感技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自动控制技术等综合应用到农业生产领域,以实现农业生产的精准化种植、可视化管理和智能化决策。中联重科的农业机械智能化服务平台,通过物联网、云平台的大数据收集、处理、分析,三维图册的维修指导、配件的优化调度,服务人员、车辆移动化精准管理,实现从被动服务向预防性维护和主动服务的转型,践行“直通到田间,服务到身边”的服务理念。
“现代农业”的发展,能够彻底转变农业生产者、消费者观念,逐步代替人的农业劳作,促进和实现农业生产高度规模化、集约化、工厂化,今后越来越多的“农机4.0”,将为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强劲的技术驱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