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产品既有高性能又要有高颜值”——专访凯斯纽荷兰工业集团设计总监 DavidWilkie

发布时间:2018-07-16

“好产品既有高性能又要有高颜值”11.jpg

人物印象

一件黑色休闲夹克、一件碎花衬衫、一条牛仔裤、一双帆布鞋……当记者初次见到DavidWilkie,就被其身上散发的浓郁艺术气息所深深吸引。毕业于苏格兰格拉斯哥麦金托什艺术学院的David,获得工业设计荣誉学位,并持有英国伦敦皇家艺术学院的汽车设计研究生硕士学位。这个60多岁还犹如而立之年的“文艺大师”,在职业设计生涯中曾多年负责汽车外形设计,并于2014年加盟凯斯纽荷兰工业集团,领导公司设计团队,负责旗下农业机械、工程机械和商用车的外形设计工作。

“好产品既有高性能又要有高颜值”22.jpg

David与设计团队讨论概念车外形方案

■ 本报记者刘卓陈斯

作为世界知名企业的凯斯纽荷兰工业集团(以下简称“CNH”),旗下的纽荷兰和凯斯农机系列产品一直备受瞩目。而好的设计会为产品增光添彩,提升产品的“颜值”,让产品更赏心悦目。近日,记者采访了CNH设计总监DavidWilkie先生,为我们展现了他和团队如何将CNH旗下品牌的产品从素描本上一步步进化到现实世界,并广泛用于农业机械、工程机械、商务功用及更多领域。

Q1:这是您第一次来中国吗?

David:不,我已经来中国很多次了。因为公司与中国有广泛的合作,有很多项目需要跟进。我每次来中国都非常开心,中国是一个很有活力的市场,相对于成熟的发达国家市场来说,能看到很多显著的、令人激动的变化,给我很多设计灵感。

Q2:此次您中国之行的目的是什么?

David:此次来中国,不仅仅是要跟进CNH在中国的新项目,还要接洽新的项目。相信不久的将来,这些项目成果会一一在中国市场上呈现。

Q3:您是否关注过中国本土的农机产品?David:在一些展会上看过一些本土产品,但没有专门深入了解。但我想分享一点经验,我们的工作主要是针对产品的外观内饰进行设计,要与产品专家紧密合作。因为农业机械不像汽车那样,可能不需要每天都用,用户群体也有很强的针对性。这对设计师而言,就需要有产品专家的注入,通过与其充分交流后,我们要把产品的功能性与设计紧密结合,把技术需求充分体现在外观与内饰上,让产品既好用又好看。

Q4:从设计角度,您对中国本土产品有何评价?

David:就外观而言,我觉得中国产品的设计有了很大进步,让我看到了巨大的改变。一开始,中国的设计可能总体比较陈旧保守,之后进入到了“模仿期”,而现在中国本土产品的外观已经非常具有设计感,简洁大方,现代感很强。我发现,很多中国企业对于设计风格已经有了自己独立的想法,对市场需求有了独到的见解,而不再一味地模仿复制。

Q5:您认为中外产品在设计上存在差距吗?David:中国农机产品与外国品牌相比的确还存在一定差距。不过,虽然像我们凯斯纽荷兰等欧美品牌相对已经发展得比较成熟,看起来比较时尚一些,但从更广的角度而言,农机行业总体还是更偏重强调产品的功能性、实用性、价格实惠,对于外观设计没有足够的投入,外观内饰设计都只是锦上添花。所以,不论是中国还是外国品牌,在外观设计方面都有很大的进步和探索的空间。我认为,现在中国农机企业开始聘用汽车设计师的趋势是非常好的。伴随时代的发展,设计创意会占越来越高的比重,我相信农机产品的外观设计一定会有长足的进步。

Q6:在CNH的系列产品中,有哪些具有标志性和识别度的设计?

David:CNH的产品中有很多具有标识性的元素,例如CNH产品头灯的“猫眼”设计。还有很多其他具有识别度的流行元素,像我们的进气格栅便采用典型的三条流线型设计。

Q7:作为资深的设计师,您是如何通过设计让CNH系列产品更具辨识度?

David:设计师主要负责外观和内饰的设计,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是用户对产品的第一感知。这就需要我们与工程师密切合作,把工程语言转换成感官语言,以便让设计和功能达到完美平衡,相辅相成。在即将推出的新品车概念设计中,我们依旧沿用了三条流线进气格栅这一标志性元素。同时,我们还把新产品的座椅设计成了三片树叶的造型,这既与CNH的品牌标志相契合,同时也让驾驶变得更加舒适。

Q8:您和团队在设计感与实用性方面进行了哪些尝试?

David:所有设计语言都与品牌精神紧密相连。除了原有的设计外,我们也做了很多新的尝试,比如加强头灯的设计感,将外观更好地与品牌概念相结合,毕竟头灯对于一台机器而言就像一个人的眼睛一样重要。另外,在技术层面,下一步我们将把LED技术更加广泛地应用在灯光设计上,让产品在有设计感之余更具实用性。

Q9:您之前有过多年汽车设计经验。那么,您是否考虑把汽车设计元素引入到农机领域?

David:其实在设计拖拉机的时候所采用的设计规则跟设计轿车时候采用的规则是基本是一样的。我们很多拖拉机产品的大灯根据其作业用途精心设计的,然而,它也和轿车一样,需要充满个性和魅力,让整体设计凸显品牌特征。每个细节都能让我们把拖拉机设计得跟轿车一样漂亮。我们在意大利的造型设计室,拥有与法拉利及阿尔法·罗密欧汽车一样的设计团队,我们经常一起交流。

Q10:您认为怎样才算一个好的设计作品?David:一个好的设计,不应只单单对竞品进行研究,其实更多的灵感是来自于行业外部,如汽车、工业、建筑等等。中国有句古话,功夫在诗外。我们的设计团队中很多设计师都拥有深厚的汽车设计背景,并且能够进一步利用CNH的兄弟公司菲亚特克莱斯勒汽车公司(FCA)的汽车设计专业知识,这正是我们的优势所在。例如,此次CNH新推出的甲烷动力拖拉机概念车,其色彩设计灵感就来自于“阿尔法·罗密欧”系列汽车,另外又加入了一些创新元素,让纽荷“蓝”看起来更加精致、深邃、有质感。但我们一直沿用蓝色,不会轻易改变主色系,毕竟这已经成为CNH的一个标识,我们只会在此基础上进行发展延伸,在继承之余带给大家更具冲击力、更焕然一新的感受。

Q11:除了红、绿、蓝、黄色等,为什么农机产品不能像汽车那样采用更多样的颜色?

David:我们当然可以将更丰富的色彩应用到外观设计中,但对于农机行业,整体还是有它的保守性。以CNH为例,首先,我们的设计改进都是基于CNH多年延续下来的传统,我们并不想轻易地大尺度突破或改变它。其次,出于产品的标识性和稳定性考虑,像我刚才提到过的,CNH的产品被大家熟识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其蓝色的车体和白色的轮毂,即使拿掉logo,大家也可以通过外观一眼识别出CNH的产品。第三,从技术层面来讲,农机设计与汽车设计不同,农机在田地里的作业要求远远高于行驶在道路上的汽车。设计师首先要保证机器在田地里远远一眼就能被认出,再要符合美学需求,还要保证用户在长时间驾驶时不会出现疲劳感,所以很多汽车流行色,像黑、白、灰等就被排除掉了。

Q12:影响农机设计的主要因素有哪些?David:我认为有两点。一是技术驱动,技术的快速发展引领设计的进步,不论是在汽车、工程车还是农业机械上。就像自动驾驶技术的出现,就会让产品设计随之发生改变,要从外观上更加体现自动驾驶的功能性变化。二是设计自身的升级,产品设计要与品牌特征紧密相连。设计师的工作不仅是让产品更加好看,而且要与功能性相结合,让用户感觉舒适好用,同时又能体现品牌特质,让产品具有更高的识别度,更好地体现企业精神。

Q13:未来几年内,CNH的外观设计重点是什么?

David:在未来一段时期内,灯的设计变化将是最主要的一个方面。我觉得,全球没有哪个国家像中国一样,对灯的应用如此广泛,可以说中国对灯的新技术研究已经走在了世界领先的位置。所以,针对中国市场,我们也将对产品照明设计进一步优化。在外观方面,我们会加强头灯的功能性设计,让照明角度更广,而不只是朝前照明;在内饰方面,我们将对控制表盘的照明进行优化,满足用户的多方面需求。另外,我们会更加注重对内灯光线的调节,可以让机手在驾驶室中感觉更舒适、放松。

Q14:您的这些设计灵感主要来自于哪里?David:对我而言,设计不仅是工作,更是我人生中最大的乐趣和爱好。我的设计灵感不仅来自与农业,而来自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建筑、船只、沙发、鞋子等等。就像新产品座椅的设计灵感,就来自于玉米的造型。还有CNH产品车头的设计语言,便是借鉴了农作物的生长过程。中国也给了我很多启发,每次来中国感受到这里的文化,以及近年来社会的飞速变化,都让我有很大的冲击和思考。每次回到意大利总部,我都会和设计团队讨论中国的这些变化,并把这种冲击力转化为设计灵感。

Q15:既然中国的变化让您印象深刻,那么CNH是否会针对中国这个特定市场设计开发相应产品?

David:我每次来都会加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帮助更好地把这些元素注入到农机设计中。虽然这对激发我的设计灵感有很大帮助,但出于总体考虑,我们只可能针对用户的功用需求进行设计,而不会针对某一具体市场。技术的变化是影响外观设计的核心要素,设计要更多地从实现产品的功能角度出发。在设计模型确定前,我们都要与技术团队讨论确定技术需求,设计团队据此敲定设计方案,让设计更符合全球流行趋势,更加突显产品的功能性,这才是最重要的。从功能性考虑,CNH也推出了符合中国市场需求的产品,比如4088/4077收割机。但从更广泛的设计角度来说,如果只针对某一具体市场进行设计,会比较受局限,毕竟每个人、每个地域的审美品味、流行元素各不相同。当然,我也会在今后的设计中进行很多的尝试,不断创新。

推荐阅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