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草缠绕的轮胎、油箱,污泥遍布的驾驶室,残破不全的车窗……曾经近两米深的山洪,如今被刚过脚踝的细流取代,困在河道里的卡车也只剩2辆,但这场发生在河南洛阳偃师市府店镇西口孜村的灾难,留给司机和车主的不只是恐惧,还有迷茫和无助。
被水严重损毁的数十辆卡车,该怎么办?
“帮就要帮到实处”
8月5日,发生在当地的山洪灾害刷爆了各大卡车客户群,潍柴河南洛阳心同服务站站长王艳玲在第一时间得知了消息。“当天我们就赶到了现场,那时水流还很急,现场戒严、不允许靠近。6日,我们又带着水、方便面、火腿肠等食品,以及机油、滤芯、尿素等保养品去现场慰问司机。”一番接触后,她发现,这并不是车主最需要的,“很多人坐在那里低着头,很是伤心绝望。”
据了解,这些拉石子的卡车跑一趟的运费只有300元,其中还有第一次拉活就遭此横祸的新车。巨大的还款压力和维修支出,压得车主寝食难安。更令人忧心的是,不少卡车并不在“三包”期内,也没买保险,或者只买了“自保”(如果出现重大问题,容易出现扯皮)。即使买了正规保险,保险公司也要先看涉水车是否进行过二次启动,倘若有二次启动并造成损伤,那就很难拿到保费。
“如果保险公司不理赔,维修费用可不是个小数目。”潍柴动力郑州维修服务中心市场经理张海泉告诉记者,修理进水发动机的基本开支在1万元左右,包括发动机拆解工时费和“四配套”零件费等。
帮忙要帮到实处!潍柴得知情况后,第一时间给出了“免费检查、送工时和部分零部件”的服务承诺,赢得了客户的真心认可,纷纷为潍柴竖起了大拇指。
“从今天起,我敬你!”
患难见真情,患难也见真英雄。
心同服务站的工作人员给记者讲了这样一个故事:8月5日的暴雨,让这条干旱了20年的河道,在短短几分钟就达到水深2米,排队拉货的司机眼睁睁地看着水位飙升,却来不及反应。排在前面的车被洪水冲走、碰到后面的车,还在车内的司机只能爬到车顶或货箱上求救。而其中一辆装配潍柴375马力的重卡司机,运气则好得多。由于他的车位置靠后,他看到情况紧急,赶紧把车开出河道。其实当时他周围的水深已有1米。“这是我硬开出来的。”事后,这名司机表示很庆幸:“潍柴发动机即使泡在水里动力也没降低,马力足,救了我的命。难怪我们这边的客户都特别认可潍柴产品,关键时刻靠得住!”
20年不遇的这场山洪,考验了车辆,也考验了人品。
从8月6日现场解除封闭至今,心同服务站几乎所有员工都在现场求援,检查车辆,指导和安抚客户,缓解客户焦虑的心情。
连轴转地参与此次救援、一晚上打数十个电话协调救援车的潍柴服务站负责人田丰告诉记者,他无意中看到潍柴市场经理张海泉趴在车上检查发动机的照片。“刚开始,我都没认出来是他,脸上身上都是脏兮兮的。有些主机厂家也派人过来帮忙,但停留了不到1小时就离开了,张海泉则是从灾难发生后就一直坚守在这里。”
“从今天起,我敬你!敬你的人品!敬你实实在在帮我解决了问题!”王艳玲说,这是她在灾害现场听客户对张海泉说的话。
“服务,我们是专业的”
随着被困车辆陆续被拖上岸,工作重点转移到维修上来。
“很多车全车进水,车又没电,无法在现场检查故障,只能等拖出来之后再检查。”王艳玲告诉记者,看着价值几十万元的卡车泡在水里,无助的客户总是想让服务站给看看发动机到底有没有事。“我很理解他们急切的心情,但当时确实不能检查。一是因为电瓶没电,即使有电,盲目检查也可能烧坏整车电路,必须先制定专业的服务方案。”
镇定、理性、科学,是降低灾难损失的最好方式,特别是对于技术含量高的发动机而言更是如此。“发动机只要有故障,就必须先用电脑检查。”她说,“以前,路边一些维修店会电脑的修理工觉得自己特别牛,现在却连个大灯都不敢换。因为一条线路接不好,就极有可能烧坏几千元的电路板。我们不断培训修理工,做到与潍柴最新技术同步。”
充足的配件储备,也是打赢这场战斗的必备武器。现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服务站就像医院的急诊科,潍柴全国5000多家服务站,24小时待命。”就拿参与本次救援的心同服务站来说,仅潍柴配件储备就有100多万元,能满足85%以上客户的需求,很少出现需要调件的情况。以需要更换曲轴、“四配套”的故障为例,心同服务站能做到“客户上午来,晚上就能修好车并开走”。
目前,潍柴安排了心同服务站和当地另一家奔凯服务站对相关车辆进行检修。待保险公司鉴定完毕后,潍柴也将根据保险公司不理赔的损失较大车辆进行免费检查并承担部分配件费用,用专业、贴心、周到的服务,陪伴客户走出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