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则心宽 勤则志远——记中农博远带头人张国彬

发布时间:2018-12-24

640.webp (35).jpg

河北中农博远农业装备有限公司总经理 张国彬

张国彬,男,54岁,中国共产党员,正高级工程师,1984年毕业于河北农业大学,农机修理与制造专业,本科,学士学位,现任河北中农博远农业装备有限公司总经理。

1984年张国彬毕业后被分配到了无极县经委工作,在无极经委下属企业的无极农机厂实践锻炼。出身于农村的张国彬对土地有着无比的眷恋,每当收获季节看到老百姓辛苦的劳作时,专修农业机械化专业的他心情久久不能平息,于是“将广大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不再面朝黄土背朝天”成为了他一生中为之奋斗的目标。

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慎重思考,张国彬不顾家人以及朋友们的反对,毅然投身到了农机事业当中,并从此走上了发展农业机械化的道路,1993年,他调往藁城市农机公司担任了副总经理。

640.webp (36).jpg

1991年 藁城市农业机械化服务中心

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低,农业劳动主要以人工为主。“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作为农机人,张国彬深知这句话的意义,于是他在藁城市率先引进了大型小麦收割机和拖拉机,迅速提高了藁城的农机化水平。

随后,张国彬又积极地参与到了“新疆-2”小麦联合收割机的引进工作,并促成了“新疆-2”小麦联合收获机在藁城建厂。作为销售经理的张国彬,他四处联系业务,十年间共销售“新疆-2”小麦联合收割机13000余台,开创了麦收“南征北战”异地作业的先河,为提升我国小麦的机械化收获水平做出了重大贡献!在他的带领下,藁城农机公司连续五年进入全国农机流通行业百强!

然而,20世纪初全国农机行业进入萧条期,藁城收割机厂也因经营不善进入了破产程序。该厂2000年与乌克兰赫尔松公司共同研发的4YZ-3自走式玉米联合收获机为国内首创,被国家经贸委评为“2001年度国家级新产品”,属国内首家生产,但因种种原因,没有形成推广。

640.webp (37).jpg

1999年 公司与乌克兰赫尔松康拜因公司共同成功研发、生产4YZ-3自走式玉米联合收获机

眼看一个好产品就要随着企业的没落而泯灭,张国彬心急如焚。他想:“公司为这台收获机投入了这么多钱,下了这么大的心血,如果就这样放弃未免太可惜了,别人不做,倾家荡产我也要做,如果做成了,就将填充我国自走式玉米联合收获机的空白!”玉米收获机是未来十年中国农机发展的黄金产业,他坚信这一点。

凭着这股韧劲,张国彬联系了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多方筹集资金接管了藁城市收割机厂。

640.webp (38).jpg

2005年 藁城市博远农牧机械有限公司

创业初期,困难之大、压力之重可想而知。接管企业后,工厂人心涣散,能走的人员大部分都走了,全厂只剩下三十几人,别说生产资金,就连工人工资都是问题。

“企业先有人才有业,没钱就用房产证抵押贷款,再亏也不能亏工人工资,大的干不成,咱就从小的做起,慢慢发展。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只要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农机行业的前途一定是光明的”!张国彬经常这样鼓励大家,慢慢的人心凝聚了,人员稳定了,公司开始进入了正常发展的轨道。

“农业机械的对象是老百姓,咱们生产的产品不仅要结实耐用,最重要的是要老百姓能实实在在的挣到钱,只有这样,老百姓才会去替咱们宣传自己的产品,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做产品要向做人一样诚实企业才能长久!”张国彬经常对技术人员这样说。

640.webp (39).jpg

张国彬总经理出席2018年中农博远玉米机演示会(右三)

为研发制造高质量的产品,他经常深入一线详细了解产品的设计,深入车间了解生产情况,深入田间地头亲自搞产品试验,每年请用户到厂听取产品使用意见做质量反馈,确保把好产品质量关。

通过不懈地努力,公司终于开始有起色,2004年公司营业额虽然不足400万元,但实现了转亏为盈。2004年自从国家对农民购买农机进行财政补贴后,公司借党的惠农政策的春风,2007年实现了一次飞跃发展,销售收入达到了4000万元,四年来增长了10倍!

2008年针对公司经营场地不足问题,张国彬大胆提出了“借鸡生蛋”,租赁原石家庄拖拉机厂在良村经济技术开发区前置厂房建立了玉米收获机组装线,这在短时间内有效提升了公司产能,因此2009年公司产销玉米联合收获机1500台,销售收入达到了1.7亿元,三年内增长了4倍,实现了公司的第二次飞跃发展。

640.webp (40).jpg

2011年中国农业生产资料集团与博远农牧机械有限公司强强联手组建中农博远公司

2011年初,考虑到公司未来发展、市场竞争、资金实力、人力资源等综合因素,为将企业做强做大,经过慎重考虑与友好协商,张国彬做出一个惊人的决定——与中国农业生产资料集团公司进行联营,成立河北中农博远农业装备有限公司,加入到国家队的行列,充分利用中农集团的影响力、管理与资金优势,促使企业实现了第三次飞跃,2011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3.2亿元,利税2400多万元,成为了与中农集团合作后的开门红的一年。

近20年来,在张国彬的带领下,公司由一个改制破产企业发展成为河北省生产规模最大的现代化农机制造企业。2012年产销4100台大型农业机械,销售额5.07亿元;2013年在农机行业市场低迷情况下公司仍产品产销3900台,销售额4.8亿元。

640.webp (41).jpg

中农博远现代化农机生产研发基地

为了产品更可靠稳定,张国彬决定,公司总投资13亿,在石家庄经济开发区占地616亩建设现代化农机生产研发基地。新的现代化农机生产研发基地于2015年5月正式投产,企业管理采用了全信息化精益管理模式,智能化、自动化、连续化生产加工设备替代了老套陈旧设备,仓储由原先普通货架升级到智能化立体仓库,拥有了年产3万台大型农业装备的实力,成为了我国玉米收获机械的龙头企业,我国最大的农业装备生产基地之一。

640.webp (42).jpg

公司生产的玉米收获机系列

为紧紧把握市场需求,不断提高现阶段玉米联合收获机的技术含量水平。张国彬在公司技术中心汇集了国内农机行业的众多技术专家,通过多年实践、摸索、技术创新,公司产品涵盖耕整地机械、收获机械二大类34个品种,制造出了符合我国农业发展需要的新型农业装备。在针对玉米机械化收获难题展开创新与技术攻关中,不对行收获、拨禾链三角区、旋转工作梯、二次切碎、安全离合器、秸秆回收、秸秆铺条等多项技术为国内首创,解决了玉米联合收获机推广使用中普遍性的技术难题及难点,使得公司不仅成为了河北省农机行业龙头企业,还引领着我国玉米收获机的发展潮流。

640.webp (43).jpg

公司生产的4YZ-4X玉米联合收获机

通过技术创新,不仅有效解决了企业自身发展的技术瓶颈,许多技术现已成为行业众多企业采用的的标准,有力推动了玉米收获机行业的发展。不仅于此,公司每年还提取不低于销售额比例的3%作为专项技术研发资金,2018年研发投入1657万元,在赵县农场及藁城堤上农科所建立田间实验基地作为技术信息中心,基地专设技术中心实验楼一座,试制车间一座。目前公司已开发十种不同型号及功能的玉米联合收获机,产品形成系列化、差异化,拥有玉米收获机方面专利30多项,技术研发能力居同行业之首。

640.webp (44).jpg

部分公司所获得的荣誉

在张国彬总经理的带领下,公司近些年先后荣获“河北省高新技术企业”“河北省放心农资企业”、“河北省信用优良企业”、“河北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石家庄市玉米生产机械化工程研究中心”、等荣誉;而且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中国农机工业协会“AAA”级信用体系认证”,公司“富路” “博远机械”商标被认定为河北省著名商标,公司玉米收获机被认定为河北省名牌产品,历年来被行业协会评为“全国用户满意品牌”。其中4YZ-3自走式玉米联合收获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4YZ-4复合作业一体化玉米联合收获机获“2010年国家级新产品”称号,回收型自走式玉米收获机于2012年被省工信厅评为“河北省工业新产品”。

640.webp (45).jpg

张国彬总经理为家庭困难学生发放助学基金

也因此张国彬先后被评为 了“河北省创业功臣、”“石家庄市优秀企业家”、“藁城市先进企业家”等荣誉称号。在2014年,公司还联合了藁城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创办了“博远爱心助学基金会”,4年来资助了40多名品学兼优家庭困难学生。

未来,在张国彬总经理的带领下,公司将继续以“博则心宽,勤则致远,钻则善研,精则求变”为企业宗旨,以“优质的产品+亲情的服务”为经营理念,以“好农机,博远造”为口号,服务农业发展,为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进程不懈努力。

副总经理:白彦杰

推荐阅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