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防作业季来临,五种主要作物飞防药剂盘点!

发布时间:2018-04-23

随着植保无人机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人会考虑选择从事植保行业,但是大家的目光纷纷聚焦在植保机的选择上,却忽略了植保无人机只是提高作业效率的一款工具,农药才是病虫害防治的根本。

飞防专用农药不同于普通农药,应符合植保机喷洒的实际情况,需要既能防飘防蒸发、又环保易雾化的超低容量专业剂型。没有适合飞防药剂的植保机不过是一具空壳,农药制约着植保无人机的发展,但植保无人机打药高效且能够降低药物成本,正逐渐被人们认可,随着植保无人机的兴起,必将带来农药剂型的大变革。

现在,许多飞手对农药知之甚少,一般是农民给什么药就打什么药,对于农药有什么成分,什么效果一概不知。2018,植保飞防质量年开启,如果你还不懂农药,不懂植保,那么依旧是很难盈利,且可能扰乱行业。这里带着大家一起来了解农药的知识。

1农药的分类

640.webp (25).jpg

1、按原料的来源及成分分类:无机农药、有机农药、生物农药、微生物农药、植物性农药。

2、根据防治对象分类:杀虫剂、杀菌剂、杀螨剂、杀线虫剂、杀鼠剂、除草剂、脱叶剂、辅助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等。

3、根据加工剂型可分为:可湿性粉剂、可溶性粉剂、乳剂、乳油、浓乳剂、乳膏、糊剂、胶体剂、熏烟剂、熏蒸剂、烟雾剂、油剂、颗粒剂、微粒剂等。

4、药剂工艺分为:挤压造粒和高温造。挤压易出粒,但杂质较多,不易化;高温造粒:杂质少,易化。但是挤压造粒这一工艺做出的药剂较为便宜,一吨药剂的差价比高温造粒便宜3、4千。

飞防药剂,首先要对产品进行筛选,要求成分活性高,亩用量少,有内吸传导性,对作物安全。其次在剂型的选择上主要以水基化的水剂、悬浮剂、水乳剂为主,选用高含量登记产品。然后在药剂配方上以原有稳定配方为前提,添加专用助剂,减少药剂在喷洒过程中的挥发、漂移等问题,促进沉降、附着、吸收。

植保无人机作业时,一般作物每亩药液的用量为500-1000ml,药液的浓度过高易对作物产生药害,所以一般要采用专用超低容量液剂。超低容量液剂必须具备抗蒸发、防漂移、安全性好的特点。

2不同病害所使用的农药

640.webp (26).jpg

3注意事项

640.webp (32).jpg

1、穿戴必要的防护服、口罩、胶皮手套等防护用具,打药时人要站在上风口;

2、选择合适的时期对症下药,配药时考虑药与药之间的拮抗,配合后会不会发生降解作用,多种农药混合使用不仅影响药效,反而会引发药害。随意加大用药浓度或用药量、追求速效性、长期使用单一农药,都易使病虫害产生抗药性;

3、每次配药时都会直接配50亩地所需的农药,而一桶药箱大概能装10亩地的农药,用完再次装罐药箱时,药桶已有沉淀,所以每次飞防需要充分搅拌;

4、在作物的发病初期尽快使用药物抑制,甚至在没有发生病害时,做好防止措施。药效残留时间有限,可尝试少量多次打药,等大面积爆发后,用药再多也难以扼住;

5、合适的器械:喷杀菌剂要选择雾滴较小的喷头;喷杀虫剂可选稍大的喷头;喷除草剂最好选用扇型喷头;

6、天气影响:刮大风、下雨不能喷药;下雨前不能喷药;有露水不能喷药;高温烈日下不能喷药(绝大部分害虫停止表面活动;农药挥发损失大,药性分解快。药剂挥发性强,通过呼吸、皮肤气孔进入人体内易导致中毒)。所以要尽量选择晴天无风条件下作业,一般上午8-10点(露水干后),下午5-7点(日落前后),选择害虫活动旺盛时间喷药;

7、农药安全间隔期:指最后一次打药到作物收获所间隔天数,安全期内打药,农药残留不超标;

8、废液处理:施药后,剩余的药液及洗刷喷雾器用的废水应妥善处理,不能随意乱倒。

4提高药效

640.webp (33).jpg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虽然植保使用的农药多为低毒农药,但是长期使用难免会引发病害的抗药性,而细菌农药,毒性不高,对环境污染不大,不会诱发害虫产生抗药性。它的使用原理是进入虫体后扰乱害虫正常的生理代谢,使其死亡。

提高细菌农药药效的方法:

1、温度:使用细菌农药的适宜温度是在25℃以上;

2、湿度:环境湿度越大,细菌农药的药效发挥得越好。在早晚有露水时打药效果更佳;

3、阳光:在阴天或下午4时以后打药,减弱阳光中紫外线对细菌芽孢的破坏作用。(加入粗糖蜜或玉米糖浆对过滤紫外线有一定效果);

4、雨水:大雨天打药会被雨水冲刷,但在喷后5小时下毛毛雨,有增加防效的作用;

5、风:在无风或微风天施细菌农药效果更好。

植保无人机已成为当下植保市场的刚需和热点,飞防所使用的农药要比普通农药苛刻许多,建议从业者在农药知识欠缺不完善时,到正规有资质的植保部门进行咨询。

推荐阅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