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就如同孩子的脸一般,没有征兆地变换着,“大暑”将至,愈加变幻莫测。“大暑”是一年中日照最多、气温最高的时期,同时也是旱、涝灾害最为频繁的时期。小编根据多年工作经验,为农民朋友详细总结了农田抗旱排涝的基本措施,防患必看!
一、抗旱节水:
民间有云:“遇到伏旱,赶快浇灌,单靠老天,就要减产。”浇灌和抗旱工作都马虎不得,要将自然灾害对农民的生产影响降到最低。
1、 利用现有的水利工程,将水库、河流等地表水水源和水井地下水水源灌溉农田。
1)在习惯大水漫灌或大畦大沟灌溉的地方,推广宽畦改窄畦,长畦改短畦;
2)提倡采用防渗渠道,改土渠为防渗渠输水灌溉,可节水20%左右;
3)采用地膜覆盖、喷灌技术、滴灌技术,以最低限度的用水量获得最大的产量或收益。
2、农、畜业联合,发展循环农业。
通过大力发展养殖业,利用养畜转化秸秆生产沼气,再利用沼渣肥田,发展循环农业,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增强土壤的蓄水供水能力,达到抗旱目的。
3、除了以上工程类抗旱措施,通过施肥来增加抗旱能力的方法也有很多。
1)例如增施磷肥、有机肥:以肥补水,有机肥具有良好的保水功能,亩施1000公斤以上优质有机肥,可显著增加抗旱能力;
2)叶面施肥:喷施含有抗旱功能物质黄腐酸、氨基酸、维生素等的抗旱型叶面肥,能取得简单、有效、经济的抗旱效果。
二、防汛排涝:
说完了抗旱措施,小编下面来讲一下如何做好排涝的工作。“伏天大雨下过了头,秋季庄稼要减收。”7月进入多雨季节,连日的多降雨将导致部分农田发生渍涝灾害,影响作物生长或危及作物存活。小编为大家提一些建议,希望会对您有所帮助!
1、农民朋友们应及时收听天气预报,密切关注强降雨、强对流等天气动态,加强预报预警并做好雨前预降预排工作。
1)降水偏多的地方,要提前疏通排水渠道,清除田间杂草,改善田间通透条件;
2)已出现积水的农田要及早排除积水,降低渍涝危害;
3)降雨过后应及时中耕松土,增强土壤的透气性,并追施化肥,促进作物恢复生长。
2、自排为主,辅以抽排。单靠自流外排与内湖滞涝仍不能免除涝灾威胁的农田,需要相辅以抽排。
3、由于气候引起的病虫害对农业生产造成很大的不利影响,要加强病虫害的监测与防治,炭疽病是受灾作物的主要病害,应做好防御免疫。
近年来国家对于防灾减灾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农民朋友的防范意识也不断增强。小编希望广大农民朋友的农田里,种的都是旱涝保收的“铁杆庄稼”,稳稳地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