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安全用药技术全解

发布时间:2018-11-15

640.webp.jpg

农药在果树生产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如果用药不当,不仅可能导致果树产生药害,还可能引起人体中毒。

农药药害轻则影响果树正常生长,造成减产减收,重者导致果树死亡;农药中毒则使人的正常生理功能受到影响,甚至危及生命。

然而,现在仍有不少果农在安全用药方面认识不够、遇到突发性事件不知所措,为此,特将农药药害、农药中毒及其预防救护措施作一介绍,以确保用药安全。

农药药害及其预防救护措施

症状及发生原因


药害是农药对果树生长发育造成的抑制作用或破坏作用,按药害发生快慢分急性、慢性两种。

急性药害:是指施药后几小时至10天内所表现的症状,其发生一般很快,且症状明显,大多表现为斑点、失绿、烧伤、凋萎、落花、落果、卷叶畸形、幼嫩组织枯焦等。

慢性药害:施药后数十天才会出现症状,且症状不明显,主要影响植株的生理活动,多表现出黄化、生长发育缓慢、畸形、小果、劣果等情况。

引起果树药害的原因,主要与农药的质量、使用技术、果树种类和气候条件等因素有关。

农药质量:农药不合格,有害杂质超过标准,或长期存放,保管不当,农药分解变质,产生有害物质,都可能引起药害。

用药过量:一是浓度过高。一般果树对某种农药都有一定的耐受药量,浓度过高就会导致不同程度的药害。二是重复喷药。树上重复喷药,致使累积浓度过大,也会造成药害。三是滴漏。喷头漏水,造成局部药液浓度过大引起药害。四是用量计算不准确。部分果农至今不懂用量计算方法,盲目配药,以致用药过量、浓度过高,引起药害。

混用不当:农药混合使用可达到一次施药防治几种病虫害的效果,节约人力、物力,但混用不当就会降低药效,并可能引起药害。有3种情况可能引起药害 :一是遇到碱性物质分解失效的多数有机磷杀虫剂、杀菌剂等,与波尔多液、石硫合剂、松碱合剂、石灰等碱性物质混合 ;二是混合后对乳剂有破坏作用的农药之间混用 ;三是波尔多液、石硫合剂、松碱合剂、矿物油乳剂相互之间混用或前后两次喷药间隔期过短。

环境条件:高温(≥ 30℃)烈日下喷药易引起果树药害,并可能导致农药中毒;有风天气喷除草剂,药液雾滴会飘移到果树树冠上,也易造成药害;波尔多液等铜制剂喷后药液未干遇雨,或阴湿天气、露水未干时喷洒,均可加大药液中铜离子释放速度及对叶、果部位的渗透性,引起药害;土壤干旱或采果后立即喷石硫合剂、松碱合剂、矿物油乳剂,也易发生药害。

果树种类:不同的果树种类对农药的敏感性和耐药性不同。桃、李、杏、梅、樱桃等核果类果树,生长季节对铜抗性极低,喷施波尔多液等铜制剂可导致药害;柿树生长期对铜离子非常敏感,喷石灰半量式、等量式、倍量式波尔多液极易产生药害引起落叶 ;葡萄对铜忍耐性强,对石灰敏感,生长季节喷倍量式或多量式波尔多液易导致药害 ;苹果、梨、山楂、枣生长期对铜敏感,喷施石灰量低于倍量式的波尔多液易发生药害 ;桃、李、梅、杏、梨、葡萄等忌硫果树对硫磺比较敏感,生长期喷施石硫合剂、多硫化钡、硫悬浮剂等无机硫时浓度过高或喷洒次数过多,易引起药害。

此外,喷雾器未清洗干净,果园土壤使用过量的除草剂或其他农药,防治天牛、吉丁虫等钻蛀性害虫时药液过浓,也是引起药害的一个重要原因。

药害预防

做到对症、适时、正确施药,所用农药要用量杯、量筒或天平准确称量,按照农药说明书配制,不盲目配药。

生产上多采用喷雾的方法防治病虫害。农药加水稀释并充分搅拌后才可喷施,喷药期间要避免重喷、滴漏。

喷药应选无风或小风的阴天和晴天露水干后进行,晴天以上午8~10时、下午4时以后为佳,高温烈日下及开花期间均要避免喷药。

树冠喷药防治介壳虫、红蜘蛛、炭疽病等病虫害时,要均匀周到,以大枝为单位,将喷头朝上,按先下后上、先内后外的顺序喷洒,喷完后再倒转喷头喷布叶面,做到叶片正反面及树冠的各个部位都要喷到喷匀,这一点应引起重视。

混用农药应以不影响药效、不产生药害为原则。

波尔多液、石硫合剂、松碱合剂、矿物油乳剂要单独使用,并应特别注意前后两次施药间隔(通常需15到20天)。

对石硫合剂、松碱合剂、矿物油乳剂,如土壤干旱,则应适当降低药液浓度,有灌溉条件时最好先灌水抗旱,再喷药;采果后不可立即喷施,最好在采摘15天以后进行,以免因树体水分不足引起落叶。

波尔多液在果树生长期喷施要依树种而定:柿树喷施1:3~5:300~600倍的;葡萄喷施1:0.5~1:200~240倍的;苹果、梨、山楂、枣喷施1:2~3:200~240倍的;柑橘、杨梅、枇杷等耐铜力中等或不敏感的果树,喷1:1~2:200~240倍的;核果类果树则要避免使用。

对硫磺比较敏感的果树,生长期喷施石硫合剂、多硫化钡、硫悬浮剂等无机硫要注意降低浓度并减少喷洒次数。对新药或没用过的农药,要先试验,后推广应用。

喷施农药后1周内,要经常检查树体生长发育情况,特别是施用除草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以后,更需要及时做好果园观察。

补救措施

对发生药害的植株,除及时中耕松土(耕深10~15厘米),剪除枯萎枝叶,树干用药过浓的除要向注药孔注射清水外,还应酌情采取以下措施加以补救。

喷水灌水:多数农药均不耐水冲刷,如喷药时间不长,果树刚刚显现药害时,可立刻喷洒清水冲洗,以稀释和洗掉残留在枝叶表面的药剂,降低树体内的农药含量,从而缓解药害。喷水时喷雾器的压力要足,喷水量要大,反复喷洒3~4次,使全树枝叶滴水。对果园土壤使用过量的杀菌剂、杀虫剂和除草剂产生的药害,要及时灌溉1~2次(灌透),并开沟排除积水,以洗去土壤中残留的农药。

喷药解毒:一是喷药氧化。高锰酸钾是一种强氧化剂,对多数农药具有氧化分解作用。果树发生药害后采用0.01~0.02%高锰酸钾溶液喷洒树冠枝叶,可收到明显解毒效果。二是喷药中和。对有机磷、菊酯类、氨基甲酸酯类等酸性农药造成的药害,可喷洒0.5~1%的石灰水或洗衣粉液、漂白粉液、碳酸氢铵溶液,尤以喷洒0.5~1%碳酸氢铵碱性化肥溶液为佳,其不仅有解毒作用,而且可以起到根外追肥、促进果树生长发育的效果。对波尔多液中铜离子产生的药害,可喷洒0.5~1%的石灰水;对石硫合剂产生的药害,可在喷水冲洗的基础上喷洒400~500倍米醋液,加以解除。对多效唑、矮壮素、比久、整形素等延缓剂及2,4-D、甲草胺、杀草丹等抑制或干扰植物生长的除草剂引起的药害,可结合根外追肥喷布其拮抗剂——赤霉素10~50毫克 / 升加以逆转解救。

喷施肥水:果树发生药害后,可对树冠枝叶喷施0.3%尿素 +0.2%磷酸二氢钾或海精灵生物刺激剂叶面型,每隔15~17天喷1次,以改善果树营养状况,减轻药害。各种药害都可以采取这一措施。

推荐阅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