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督导检查工作的通知》(农办机〔2018〕18号)要求,为推动各地加快农机购置补贴工作落实进度,组织实施好新一轮农机购置补贴政策,8月13日至16日,省局抽调省局有关处室、设区市及部分县(市、区)分管补贴工作的业务处(科)室负责人和业务骨干23人,组成4个检查组,对全省各设区市的购机补贴政策实施工作进行全覆盖督导互查,并于8月17日,在南京召开座谈会,交流上半年全省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和此次督导互查工作情况,省局沈建辉局长出席会议,对全省农机购置补贴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各检查组按照《全省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督导互查工作方案》要求,对市县主管部门落实政策情况、乡镇办理情况、经销企业规范化经营情况、购机者购买补贴机具的使用情况以及2017年省级第三方核查中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开展全面督查。督导过程中分别召开了有设区市、县、乡镇农机补贴工作人员、经销企业和购机者参加的座谈会,采用集中座谈交流、查阅档案资料、实地检查等方式开展督导互查。本次检查共抽查17县、24个乡镇的购机补贴实施情况,对25个农机经销商的补贴产品经营规范化管理情况进行了检查,进村入户抽查核验31个购机者(或合作社)的补贴机具。从督导互查情况来看,一是全省农机购置补贴实施进度相对往年同期有所放缓。但进入今年8月份以来,全省实施进度明显加快,补贴资金使用量由7月底的2.2亿元,上升到8月中旬的4.5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全省购机补贴资金使用量下降了约15个百分点。二是购机补贴政策实施规范化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各市与县区、县区与乡镇层层签订了政策实施工作责任书,责任落实到岗到人,认真汇总审核县级农机购置补贴工作方案和五项内控制度,加大购机补贴政策实施培训及廉政警示教育力度,制定了年度购机补贴监督检查工作方案,县级对第三方核查中反馈的问题进行认真整改。三是狠抓补贴申请办理便民措施。各地均在乡镇农服中心等开展购机补贴申请“一站式”服务,实行牌证管理机具监理信息与购机补贴信息校核机制,经销企业预录入系统与乡镇申请补贴办理系统对接顺畅,为农民机手申请补贴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基本实现了购机者“只跑一次”就能办理补贴申请。四是对标找差仍存不足。部分县级农机主管部门制定的内控制度针对性不强,少数乡镇公示购机补贴信息不规范,个别补贴机具存在质量问题,一些经销企业补贴产品销售台帐资料不规范、执行重点补贴机具喷印监督标识不到位。
听取各组情况汇报后,沈建辉局长充分肯定全省购机补贴政策实施和此次督导检查工作成效,对进一步规范实施政策提出了四点要求。一是执行政策规定不走样。2018年是新一轮政策实施的第一年,全省农机购置补贴作了相应的调整完善,受多重因素影响,购机补贴实施进度偏慢,各地一方面要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农民机手购机用机,另一方面要严格执行政策各项规定,做到“环节不能少、程序不能变”,确保政策平稳有序实施。二是监督管理不松劲。近年来,省局高度重视农机购置补贴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坚持问题导向,围绕风险隐患,细化权力运行流程,明确关键控制节点,违纪违规现象越来越少,农机系统形象实现正面转身。省纪委要求认真总结农机购置补贴防控系统性廉政风险的有效措施和典型经验,为惠农补贴发放专项治理工作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全省农机部门要进一步强化风险和责任意识,确保补贴资金使用和农机干部职业安全。三是正视问题不回避。要及时汇总梳理有关问题,认真分析整改,既要宣传工作成绩,又要正视不足,用内控制度来规范各项工作,形成分级负责、分层问责、上下沟通协调的工作机制。四是探索创新不停步。着力推进农机购置补贴“放管服”改革,围绕全省农机化“一项行动、两大工程”高质量发展目标,更好地发挥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引导作用,不断创新工作措施,提升政策实施的规范化、便利化和信息化水平,使农机补贴更加便企、惠民、高效,为助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作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