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显示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处于起步阶段

发布时间:2019-04-21

新华社北京4月20日电(记者丁雅雯)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20日发布《2019全国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水平评价报告》。报告显示,经综合测算,全国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总体水平为33%,处于起步阶段。

这是记者在当日举办的2019中国农业展望大会上了解到的。

报告从发展环境、基础支撑、信息消费、生产信息化、经营信息化、乡村治理信息化、服务信息化7个方面对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水平进行全面分析评价。

报告显示,县委县政府对农业农村信息化机构建设比较重视,全国77.7%的县(市、区)设立了农业农村信息化管理服务机构,其中东部为79.8%,中部为80.8%,西部为73.6%。

在财政投入方面,全国县域2018年用于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的财政投入为129亿元,县均投入616万元。

在农业生产方面,我国农业生产数字化改造快速起步。2018年农业生产数字化水平达到18.6%。分行业看,农作物种植信息化水平为16.2%,设施栽培信息化水平为27.2%,畜禽养殖信息化水平为19.3%,水产养殖信息化水平为15.3%。

在网络零售方面,农产品电子商务已经成为农产品交易的重要渠道。2018年县域农产品网络零售额为5542亿元,占农产品交易总额的9.8%。

报告还显示,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存在地区发展不平衡、生产信息化应用广度和深度有待拓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等问题。

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当日还发布了《2019全国县域数字农业农村信息消费报告》、《2019全国县域数字农业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报告》和《2019全国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创新项目报告》。

推荐阅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