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徽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部署加快提升农业机械化发展,优化农机装备结构,推动全省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特别是要进一步加大粮食生产关键环节如植保、烘干等高性能机械研发力度,更好服务现代农业发展。
意见提出,到2020年,全省农机总动力超过6800万千瓦,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0%以上。到2025年,全省农机总动力超过7200万千瓦,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3%以上。加快提升农机装备产业科技创新能力,优化农机装备结构。结合农业结构调整,进一步加大薄弱环节如设施农业、秸秆综合利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等机械的研发,推进农业机械化全面发展。加大丘陵山区适用机械研发,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继续落实好中央农机购置补贴政策,重点加大对生产急需的灌排、植保、烘干、秸秆综合利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设施农业、山特产品加工等机械的补贴力度。
意见强调要建立省级农业机械化发展协调推进机制,各地要将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内容,纳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近年来,安徽省农机制造水平稳步提升,农机装备进一步优化,主要粮食作物生产基本实现机械化,全省农机总动力达到6542万千瓦,同比增长3.6%;联合收割机、水稻插秧机保有量分别达到21.5万台、3.61万台。全省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9%。同时,安徽省加强农机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培育扶持以农机专业合作社为重点的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重点做好综合性全程农事服务中心建设。去年全省安排农机化产业发展资金1280万元,给予每个综合性农事服务中心5万元至15万元补助资金,全年支持创建综合性全程农事服务中心120个,两年已累计建设232家。
有关专家认为,省政府这个“意见”的下达,将有力促进全省农机装备转型升级和农业机械化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