烘干塔
怀仁市,地处山西省北部,雁门关外、大同盆地中部。全市三分山,七分川,耕地面积72.68万亩,耕作制度为一年一作,主要农作物有玉米、谷黍、豆类、马铃薯和瓜果蔬菜等,其中,玉米为第一大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在40万亩以上。近年来,怀仁市农机服务中心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全力推进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进程。目前,怀仁玉米耕、播、管、收、烘干等关键环节基本实现机械化,不仅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乡村振兴,而且有力地推动了农机化各项工作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怀仁市先后荣获“山西省农机化先进县”、“农机深松整地工作先进单位”,2018年末,怀仁被评为“全国第三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
育主体、树典型,提升服务能力
2014年,在外创业多年的怀仁市晏头村村民杨桂平返回家乡,为了改变家乡落后的农业种植方式,他牵头成立了潘杨和农机专业合作社。经过几年的发展,潘杨和农机专业合作社已然发展成为当地的明星合作社。“合作社从创立之初,就积极引导本地的农民入社,希望能从根本上转变他们对种地的观念。”杨桂平说。该合作社抓住了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机遇,投入1290多万元,购置拖拉机和配套机具174台(套)。“我们合作社种植了5万亩玉米,不仅实现了规模化种植,而且耕、旋、播、植保、收等各环节全部实现了机械化作业。”杨桂平告诉记者。
玉米种得多,那玉米秸秆该如何处理呢?这一点,怀仁市文亮农机专业合作社很有发言权。合作社理事长郭文亮在2010年牵头创办合作社,他创新经营理念,推行“带机入社、出资入社、带地入社”的办社模式,实行“六统一”服务模式,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服务面积5万亩,2016年被评为全国农机合作社示范社。“这两年,农村都在提秸秆禁烧,可是对于普通农民来说,他们并不知道秸秆不让烧之后该怎么处理。”郭文亮说,“我们农机合作社就应该发挥农机的作用,帮村民解决这个难题。”因此,合作社购入了几台山东省金达威机械有限公司制造的9YFQ-1.9型秸秆粉碎捡拾打捆机。为了让更多的老百姓见识到秸秆捡拾打捆的好处,合作社连续多年主动承办农作物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技术培训和演示会,提高农机手玉米秸秆捡拾打捆机械操作水平,增加玉米秸秆饲草化转化率。
在怀仁市,农机合作社可以说是推进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的一股重要力量,这些合作社通过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有效促进当地玉米全程机械化快速健康发展。“以农机社场户为重点,积极培育新型经营服务主体,创新运行机制,发挥引领带动作用。截至目前,全市拥有各类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138家。”怀仁市农机服务中心主任张慧希介绍道,“特别是文亮农机专业合作社和潘杨和农机专业合作社,拥有各类机具近300台(套),年作业面积超过7万亩,服务农户近千户,成为全市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生产的排头兵和推动当地农业农村发展的领头雁。”据了解,怀仁市种植玉米45.2万亩,其中农机服务组织跨区作业、订单作业和规模经营等作业面积占到60%,引领带动该市玉米机耕率达100%,机播率达100%,机械化植保率达73.3%,机收水平达92%,秸秆处理机械化水平达93%,机械化烘干率达47.78%。
补短板,破瓶颈,提升装备水平
“通过多年为农户提供农机作业的经验,我发现,合作社要想发展,就不能只注重耕种收这几个环节,还要不断拓展作业项目。”杨桂平表示。因此,这两年,潘杨和农机专业合作社将发展重点放在节水滴灌、机械化深松、精准量播种、秸秆综合利用、农机智能化技术等方面,2018年,合作社还邀请县农机技术骨干和精农网信息平台技术人员对全体合作社员进行农机智能化实践技术培训。特别是运用智慧农机项目,安装GPS定位终端30台,实现了深松、旋耕、播种、收获等农机化作业精准定位和实时监测。新技术、新机械的推广应用,大大提高了怀仁农业生产的全程机械化水平。
“近年来,怀仁市将推广先进实用新机具、新技术作为主攻方向,以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为导向,以国家和省级农机化项目为抓手,在组织上保障,在政策上优先,在项目上支持,重点发展全程机械化薄弱环节所需的机械,通过农机合作组织的示范辐射作用,促进亟需机具的普及。”张慧希介绍道。
据了解,怀仁市为强化技术支撑,连续5年以政府文件出台玉米丰产方机收秸秆还田作业补贴项目实施方案,连续3年出台农机深松整地作业补贴项目实施方案。同时,该市还按照“区域集中、项目整合、资金捆绑、技术集成”的原则,以承担国家和省级玉米丰产方机收秸秆还田、玉米生产示范点创建等项目为突破口,在新家园镇赵麻寨村建立万亩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核心示范区,先后引进高地隙自走式喷杆喷雾机、无人植保机、烘干塔,全面示范推广农机深松整地、玉米高地隙植保、无人机飞防植保、玉米机收秸秆还田、玉米秸秆捡拾打捆、玉米籽粒收获以及玉米产地烘干等7项技术,并同步开展玉米全程机械化技术机具对比试验和田间作业性能测试考核。最终形成了适合当地玉米全过程生产的机械化作业流程和机具配备方案。
“毋庸置疑,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物质基础。但是,由于过去农机购置补贴资金不是‘普惠制’,所以,除耕种收以外的一些机具得不到普及。”张慧希如是说,“为切实加快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装备水平,针对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所需动力、深松、植保、机收、烘干和秸秆综合利用等大型、复式、节能环保机具发展不快这一实际,我市从作业生产和群众购机需求出发,优先在资金上满足,在售后上便民,在技术上示范,大大激发了广大农民群众购机的热情。”据了解,2015年以来,怀仁市补贴大中型拖拉机446台,耕整地机械557台(件),精量播种机211台,高效植保机85台,玉米联合收获机199台,烘干机械4套。切实补齐了发展短板,突破了制约瓶颈,实现了农机化装备数量增长与结构优化“双赢”的目标,为玉米全程生产机械化水平快速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