砰、砰、砰、砰!各地农机化加快发展迎来“高燃时刻”!

发布时间:2019-06-21

 

untitled.png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近日,福建、重庆、湖北、云南等地结合本地实际,出台了具体实施意见。

福建的实施意见提出,福建省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总体目标分两步走:到2020年,农机装备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加快提升,全省农机总动力超过1250万千瓦,全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0%。到2025年,农机装备产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全省农机总动力达到1350万千瓦。农业机械化进入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发展阶段,全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5%,水稻生产实现全程机械化;薄弱环节机械化重点突破;茶叶、水果、蔬菜、食用菌、林竹等重点特色经济作物综合机械化率达到50%;设施农业、畜牧养殖、水产养殖和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率总体达到50%。在保障措施方面,福建将在财政支持、农机购置补贴和税收金融保险优惠上给予政策扶持。其中包括扩大购机补贴品目,对进口农机产品按同等条件享受补贴等。

重庆的实施意见提出,重庆市要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满足广大农民对机械化生产的需要为目标,坚持全程全面深化与分类分段突破并举、农机农艺融合并行、提升机械性能与改造农田宜机条件并重、装备大中型机械与装备小简新型机械互补,依靠技术进步与体制机制创新互促的策略路径,推动全市农机化后发跨越和农机装备产业高质量转型,走出一条具有丘陵山区特点的农业机械化发展之路,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到2020年,重庆市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中的薄弱环节“无机可用”问题将基本解决。农机装备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力争产值达到90亿元。农机社会化服务领域会加快拓展,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1500万千瓦,全市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52%。 到2025年,农机科技创新将取得重大进步,农机适用性进一步提高,农机装备产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先进新型农机装备研发制造基地基本建成。农机装备产业规模进一步壮大,农机装备品类不断完善,重点农机产品和关键零部件实现协同发展,产品质量可靠性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产品和技术供给基本满足需要,力争产值达到150亿元。千万亩高标准农田“宜机化”配套改造加快推进,水稻、油菜等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技术全面成熟,柑橘、榨菜、茶叶等特色产业重点和薄弱环节机械化实现重大突破,设施农业装备、生产和运行水平大幅提升。2025年,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2000万千瓦,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力争达到60%。

湖北的实施意见提出,湖北省将实施“八大工程”,推动农业机械化实现高质量发展。这八大工程是:农机装备产业升级工程、农机作业水平提升工程、农机农艺融合发展工程、绿色农机推进工程、农机精准作业示范工程、新型农机服务主体培育工程、农机作业条件建设工程和农机抗灾救灾能力提升工程。 未来几年,湖北省将扶持一批规模效益好、成长潜力大的高新农机装备企业,为国内外农业生产提供更多“湖北制造”,扶持一批辐射面广的农机连锁点、农机专营店、农机超市、4S店和区域性农机大市场,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农机装备企业集群。到2020年,全省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将达到70%以上,建成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示范县30个。到2025年,农机装备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明显提升,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农业机械化进入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发展时期。

云南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0年,农机装备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升,主要经济作物薄弱环节“无机可用”问题明显改善。全省农机总动力达到2710万千瓦,其中灌排机械动力达到49万千瓦。全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50%,优势水稻主产区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率达到55%,马铃薯、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全程机械化生产体系基本建立。到2025年,昆明市、玉溪市、德宏州等地农机产业园区集群效应显现,建设集科研开发、主机制造、关键件制造、成套装备供应、技术服务等为一体的产业体系。全省农机总动力稳定在2860万千瓦左右,其中灌排机械动力达到51万千瓦,农机具配置结构更趋合理,农机作业条件显著改善,覆盖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农机使用效率显著提升,全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到55%,特色经济作物关键环节机械化生产体系初步建立,设施农业、畜牧养殖、水产养殖和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取得明显进展。成立云南省高原农机创新研发联盟,大力发展适应丘陵山区作业的中小型农机,协调发展特色作物生产、特产养殖需要的高效专用农机。积极发展适应山坡地、小块地、立体气候、多种土壤性质作业的中小型高原特色农业机械,打造高原山地小型拖拉机装备产业链,发展丘陵山区通用动力平台及配套耕作、栽插、中耕、植保、收获等农业机械,加强特色作物加工机械研制。针对全省特色经济作物,建立农机农艺融合的机械化农业生产技术规范,打造高原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机械化生产样板。

推荐阅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