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由中德两国农业部共同签署、中国农业农村部国际交流服务中心和德国农业协会共同实施的2019年中德青年农业实用人才交流项目联合开班仪式在北京举行。中国农业农村部国际合作司副司长马洪涛女士,德国联邦食品及农业部副部长、议会国务秘书福赫特尔先生出席了开班仪式并发表致辞。
马洪涛女士在致辞中说,2015年中德两国农业部决定启动实施中德青年农业实用人才能力建设项目,共同挑选优秀的中国青年农业人才赴德学习,搭建中德农业企业和农业青年人才沟通交流的桥梁。经过中德双方不懈努力和密切合作,项目从中方单向派出发展为中德双向交流,促进了双方青年农业人才的互学互鉴,打造了未来中德青年农业人才和企业交流的合作平台。项目实施四年,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共有50名中国及10名德国青年农业人才进行了互访交流。我相信,本次项目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丰富多彩的交流活动,中德学员们都将收获满满。
记者了解到,本次项目中国农业农村部将派出来自全国12个省市的20名青年农业人才赴德学习,并将迎来17名德国青年到中国交流。今年的交流主题是可持续农业,项目结合学员的专业背景和学习需求,精心设计了学习研讨内容,安排了对口实习单位。项目交流内容丰富多彩,包括生态农业、植物保护、食品加工、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监测等;交流形式也多种多样,包括理论研讨、实地考察、对口实习等。
马洪涛女士指出,农业是与自然最为紧密的生态产业,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时代赋予中国农业工作者的重要使命。德国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方面经验丰富,我们希望包括青年实用人才在内的两国农业工作者相互学习,在促进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促进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全面提升和农业农村经济高质量全面发展。
福赫特尔先生在发言时说,当前,德中农业发展面临许多新的共同挑战,包括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鼓励更多青年人进入农业领域等。人才是战胜挑战、实现农业发展和国家振兴的关键和重要支撑。德中两国都需要培养一支懂农业、爱农村、善经营的青年职业农民队伍,作为可持续农业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倡导者、引领者和开拓者。我相信,未来德国与中国在人力资源,尤其是青年农业实用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必将为双方农业农村发展贡献源源不断的力量,造福双方人民。
据马洪涛女士介绍,近年来,中德两国在农业政策交流、人员往来、企业合作、技术创新等方面取得丰硕的成果。双方在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机械、动物卫生、农业科技教育、人力资源等领域开展了广泛合作,取得了实效。中德农产品贸易发展迅速,年度贸易总额已经突破40亿美元,成为双边经贸关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中德农业各具特色与优势,互补性强,未来中德农业合作潜力巨大,前景广阔。中德友谊源远流长,历久弥新,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不断深化,中德农业领域合作更是稳扎稳打,不断取得新突破,已成为中国与欧洲国家农业合作的典范之一。
随后,中德学员代表分别发言并合影留念。来自中德双方学员、中德企业代表、中德农业部有关人员以及新闻媒体近百人参加了开班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