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化、标准化生产是蔬菜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10月30-31日,江苏省农技推广总站、省农机具开发应用中心、省农科院蔬菜所联合举办“甘蓝新优及进口替代品种观摩会暨甘蓝类蔬菜农艺农机融合标准化生产研讨会”。来自全省农技推广、农机推广、科研单位专家、企业代表和种植大户会聚宜兴,共同研讨甘蓝类蔬菜农机农艺融合标准化生产的高效途径。
会议现场
省农科院领导余文贵介绍,结球甘蓝在我国各地广泛种植,已实现周年生产和周年供应,是江苏重要的蔬菜作物,常年种植面积稳定在40万亩以上。但也要看到,甘蓝类蔬菜的生产是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及务农人群的老龄化,用工难、用工贵的问题已成为甘蓝产业发展最大的制约因素。因此,甘蓝类蔬菜产业链对机械化作业的需求极其迫切。如何加强农机农艺融合,突破装备技术瓶颈,完善产业标准,形成整体解决方案,成为当务之急。
参会人员现场观摩农机设备运作
省农技推广总站站长管永祥分析,当前蔬菜产业农机农艺融合存在的短板或面临的难题包括:蔬菜作物种类、品种多,农艺标准化水平低,农艺农机融合度不高,“无机可用”与“有机用不到”现象普遍。针对这些痛点,更要积极推进蔬菜生产标准化、专业化、规模化和农机服务社会化发展,加强农艺集成与农机研发协作创新。接下来,江苏将在蔬菜农机农艺融合发展方面将重点做好推进蔬菜产业标准化、规模化发展,提高蔬菜生产专业化、组织化水平,加快适用新型多功能智能化农机开发三方面的工作。
会上,针对甘蓝类蔬菜品种间农艺措施差异相对较小、栽培期相对集中的特点,由江苏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江苏省农机具开发应用中心共同牵头成立甘蓝类蔬菜农机农艺融合标准化生产攻关协作组,管永祥任协作组组长。公关协作组将以甘蓝类蔬菜为突破口,通过借鉴水稻、小麦机械化生产的经验,率先在全国开展甘蓝类蔬菜农机农艺融合标准化协同攻关工作,以期为蔬菜农机农艺融合探索出技术路径,进一步推进全省蔬菜机械化、标准化生产、提升农机服务组织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