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疆考验: 业绩还能飞多久?

发布时间:2019-04-02

大疆一贯的底气来自良好的财务数据。公开数据显示,2017年,大疆营业收入为175.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9.6%;净利润4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3.2%;2017年,大疆消费级无人机的全球市场占有率超过70%,消费级无人机业务占大疆营收总额的85%。大疆在去年四月份的融资文件中披露,其2012年至2021年收入复合增长率预计超过90%,净利润复合增长率预期则超过70%。

所以尽管条件苛刻,而且大疆上市时间未定,但依然有近百家投资机构在上一轮融资进行了竞价,首轮竞价结束,认购金额超出较计划融资额近30倍。为筛选出合适的投资者,大疆不得不开启第二轮竞价。

强势的内部管理、高傲的对外态度,这些在大疆的高速增长面前都不是问题,可一旦公司增长受阻不得不转型以寻求突破时,很多长期被高速增长掩盖的问题就会显露。

据IDC数据预计,到2023年,无人机市场的整体规模仅约为334.1亿美元,具体到大疆主要营收来源的消费级无人机市场就更少了,这意味着大疆发展面临明显的瓶颈。

2017年,各地陆续出台的“禁飞令”导致无人机的使用场景受限,无人机的销售增长也随之变缓。无人机厂商将更多的目光投向了各细分领域,从2C转向2B成为必然趋势。大疆也意识到,消费级无人机市场进入稳定期后,必须快速布局企业级市场。

大疆成立了行业应用部,面向不同行业提供专业解决方案,根据具体案例研发产品,再由专门的研发团队为客户提供支持。

然而,大疆在行业级无人机市场的布局没能像在消费机无人机市场一样顺利。在大疆2017年175.7亿元的营收中,消费费级无人机业务的营业收入为149.3亿元,行业级无人机销售额为26.4亿元;2016年,两者营收分别为78.26亿元、19.57亿元。消费级无人机90.1%的营收增幅远高于行业级无人机的34.9%,前者占总营收的比例从2016年的80%上升至2017年的85%。

也就是说,大疆对消费级无人机主业的依赖反而加重了。

另外,在可能媲美航拍、最有前景的农业无人机这个细分领域,大疆面临主要对手极飞无人机的竞争。尽管过去几年里,大疆延续了此前的竞争策略,凭大体量,只要极飞发布新品,就发起一轮大降价,但是2017年,极飞还是超过了大疆,成为农业无人机细分行业第一。

这是大疆以往所向披靡的“神话”首次受挫。

腾讯《深网》从接近大疆的知情人士处得知,大疆内部判断行业级无人机市场并不会在短期内爆发,大疆无人机目前在这一市场也仍处于从试点到普及的阶段。

大疆2B市场的销售KPI与消费级市场有所不同,而更大的考核压力在消费级市场一侧,一方面是消费级市场比较稳定,大疆也拥有更大的话语权;另一方面,消费级市场给大疆带来的收入和利润都比较可观。

然而,大疆在其主导的消费级无人机市场也并不能高枕无忧。一位2019年初从大疆离职的前员工向腾讯深网透露,2018年下半年开始,大疆订单量出现明显下跌。大疆2017年年终奖普遍为6~7个月工资,而2018年年终奖仅为1~3个月。年终奖的大幅缩水也折射出了大疆遭遇了困境。

大疆目前还未公布2018年的营收和利润数据,但是作为消费级无人机霸主的大疆从2017年开始就感受到了行业的天花板,于是从2018年初大疆就开始了降成本运动,包括物料成本和人力成本,此后降成本项目在大疆内部的优先级越来越高。

随着管理变革的持续推进,很多公司内部积压已久的管理问题也开始显露,其中供应链的贪腐问题和大疆的处理方式更是让该公司一度站到了舆论的风口。

汪滔在给新员工的寄语中写道“DJI(大疆)是一方净土,只有纯粹的创业和为梦想而生的艺术家。”这种理想主义的心境让大疆保持了对产品和技术的极致追求,但是供应链采购这种技术含量相对较低的环节却容易被忽视,伴随着大疆的快速扩张,蛀虫也同时滋长。

事实上,汪滔早已意识到供应链中存在的贪腐问题,他在2015年接受《福布斯》专访时就曾提及大疆采购部门的问题,“供应链中最严重的问题是回扣。每个月我们的采购量高达数千万元人民币,所以就算采购人员只拿1%的回扣,仍然是很大的一个数目。”也是在2015年前后,汪滔对采购流程进行了重点管理,然而贪腐问题并未消失。

2019年1月17日,大疆发出内部公告称,在内部管理改革梳理内部流程时,发现在供应商引入决策链条中的研发、采购、品控人员存在大量腐败行为。大疆在内部公告中称,2018年,因内部腐败问题,大疆预计损失超过10亿元。大疆表示问题严重、移交司法处理的有16人,另有29人被直接开除。同时还在公告中公布了涉及贪腐的人员名单。

但是部分前员工的说词以及对媒体的爆料却让随着事态的发展急转直下。

1月17日,一位在贪腐名单中的大疆前员工隔空喊话大疆创始人汪滔,他在微信公众号海伦星球《至Frank的一封信》中写道:“抓典型可以,但也得讲求实际证据吧。如果非要这么做,那就是瞎搞。公告贪腐名单上面的人,一半以上都是冤枉的,被扣帽子的。”

这位曾任职于大疆采购部的前员工随后接受《今晚财讯》采访时透露,(2018年初大疆开始降成本后)由于采购部门降成本的进度比较慢,让领导不满。于是,到了2018年3月,原来采购部门的人就逐渐被开除。由于公司觉得之前的物料采购价格太贵,所以要求新的采购组必须把原因查出来。提出的要求包括:必须要给(贪腐)名额出来,不仅采购组,研发组等也要查。

而在大疆的离职员工群中,有离职员工表示“(贪腐名单中的)很多人应该是莫须有的”,“17年初说是招人招多了,19年初说是有人贪污了。”另外,在一些大疆离职员工的爆料中,甚至将大疆的反腐运动归结为大疆内部的派系斗争。

1月30日,大疆又发布公开信,回应部分离职员工对公司反腐问题的质疑。大疆在公开信中表示,公司治理职务腐败的工作一而再、再而三被挑战:一些被辞退的涉事员工自我辩白,在公司内外添油加醋地散播谣言,将负责反腐内审工作的同事描述为派系社团,掩饰甚至美化自己的工作过失与不当行为。

无论是将涉贪员工移交司法机关或是直接开除,还是尚未被证实的内部“贪腐名额”,亦或是言辞激烈的回应被辞退的员工添油加醋地散播谣言,大疆在那场反腐运动中的斗争方式可谓决绝。

据腾讯《深网》了解,最新的进展是,大疆内部已将推进廉洁作为长效的体制建设,其反腐工作仍在继续。值得注意的是,在深圳市政协六届五次会议上,大疆创始人汪滔还提交了《关于加强企业员工廉洁从业建设的提案》,汪滔在提案中呼吁通过企业与政府的配合,在行业中建立“高风险岗位从业人员的诚信档案数据库”。

大疆的高速成长暴露出种种问题,在应对的过程中,汪滔强势的个性和深入骨髓的工程师思路被移植到了大疆的日常管理上,这就很容易做出非黑即白的判断和决绝的斗争方式。

640.webp (12).jpg

某种程度上,汪滔和乔布斯早期的公司管理风格类似,但无可否认,乔布斯的助手库克在全球供应链等各个领域的管理经验,也是苹果商业成功的重要因素,那么,技术出身的汪滔,是否也需要一位属于大疆的库克?

当然,在现阶段,刮骨疗伤后的大疆更重要的任务是维系亮眼的业绩增长数据。

腾讯《深网》从大疆内部了解到,大疆正在持续推进其在行业级无人机领域的布局。随着大规模春耕临近,大疆此前发布推文提醒农用无人机的老用户要开始注意及其检修保养,准备迎接农忙。而大疆新款农用无人机T16也陆续交付,大疆内部人士认为这款提供果树模式的无人机为大量果园普及无人机植保提供了可能。

在行业无人机的另一大使用场景-电网巡检方面,大疆目前和南方电网以及国家电网都已建立起了广泛合作,大疆在不久前刚完成了一批提供给湖南电网的无人机交付工作,拉开大疆今年电网巡检无人机交付的序幕,这有利于无人机巡检的进一步普及。

大疆的无人机还出现在了近期的几次应急救援现场,无论是媒体还是消防无人机,都能见到大疆的身影。这些都表明,大疆无人机的技术性能和可靠性依旧是其布局行业级无人机的筹码所在。

另外,相比于此前“禁飞令”等政策的负面影响,短视频的崛起为消费级无人机提供了更多的使用场景。一位大疆内部人士认为,短视频消费和制作的爆发利好大疆无人机的销售。而从短视频扩展到整个文娱市场也同样如此,随着整个文娱市场的崛起,作为生产工具的无人机也必将会迎来爆发。

整体而言,大疆在行业级无人机领域仍处于从试点到推广的阶段,在消费级无人机领域则面临短暂的阵痛,但对于大疆来说,这些都不是大问题,更重要的是汪滔和他治下的大疆如何改变固有的工程师式的管理思路,来面对越来越复杂的内外矛盾以及快速变化的市场。

推荐阅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