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5日,重庆市梁平区仁贤镇卫生院医护人员为农机手进行体温监测。熊 伟摄(人民视觉)
2月5日一大早,农机手罗先华就出门耕地了。临走时,妻子反复叮嘱他,一定要戴口罩。“要戴上,安全第一。”
清晨,重庆市梁平区仁贤镇五一社区的水田里,罗先华驾驶的耕地机打破了山村的宁静。虽然四周旷野空无一人,罗先华还是端端正正地戴着口罩。
“人勤春来早。”罗先华说,虽然从2月到5月都能耕地,但是早开始一天,就能多干一天。农业的规律对农机手来说也不例外,多付出才能多收获。
罗先华说,春节前和立春后,他都不得闲。最忙的时候一天要做10多个小时。每年除了6、7、8月是淡季、活儿不多,其他月份里,耕田、育秧、插秧……一项接着一项,谁都不敢误了农时。
今年是罗先华干农机手的第十二个年头了,他喜欢驾驶拖拉机驰骋在田野里的感觉。“这样子当农民,比打工自由多了。”罗先华说,去年一年,自己给家里带回去了13万元的收入。
“现在进行春耕生产的都是镇里的种植大户,镇里每天都会抽调工作人员对耕作者进行定时监测和记录。”仁贤镇副镇长王世玉说,仁贤镇有1.9万亩水稻,镇里要求散户3月前不要外出耕作,确有耕作需求的种植大户,需向镇里报备登记后方可作业。在村里,还有镇上卫生院医护人员和村社干部组成的小分队,他们也会对罗先华这样的耕作者进行体温检测,检查防控措施。
“这样是对的。”罗先华很认可镇里的举措,“如果是服务散户,数十家一起做,每家都要派人来排队等着。先做大户就好办,来一个人协调就行了。你看,这块田我一个人就平整完了。”
他说话完毕,耕地机又在田里欢腾起来,它将杂草翻耕到泥土里化作养料,开始孕育出新的生机。
《人民日报》 ( 2020年02月07日 10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