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主办的“2020智能网联汽车高峰论坛”在江苏南京举办。主旨报告环节,我国自动驾驶“泰斗”、中国人工智能领域最高成就奖获得者、中国工程院李德毅院士带来了题为《智能时代的农机驾驶 ——人工智能一百年》的精彩演讲。李德毅院士重点提到了对农业革命的再认识:“现在的农田作业,机械化很好,自动化不够,数字化基本没有。当前网络化和智能化正在倒逼自动化和数字化。智能时代农业革命的硬核,是把人工智能渗透到各式各样农田作业的动力工具中,成为农田作业机器人,发展智慧农业。我个人认为,拖拉机的无人驾驶是智能时代农业革命的起跑线。”李德毅院士表示,农机的自动化即使做到极致,但如果自动驾驶不能像人一样具备学习能力,不能应对各种边缘工况,不能对各种作业机具实现精准操控,也很难完全代替人工劳动。把人类智能通过人工智能渗透、物化到动力工具里,成为会学习的农田作业机器人,正是我们的追求。“会学习的农机学习驾驶的过程是这样的:首先是标杆农机手作业时,驾驶脑在拖拉机里通过传感器开始向人悄悄的学习;拖拉机开了一段时间后,驾驶脑觉得学得差不多了,就可以要求进行操作;但你可能觉得驾驶脑干的还不够好,于是再通过训练指导一段时间;又一段时间过去了,你觉得驾驶脑确实挺好了,就开始批量生产其他的农机。这样反复迭代的有指导学习、半指导学习、无指导学习,就是从简单的动力工具变成智力工具,渗透到动力工具里的一个自成长、自学习的过程。”李德毅说。李德毅指出,人类是比较着急的,一旦有智能了就想赶快做出来,我把这些叫做正学习。其实人类学习更多的是试错学习。我们遇到一次事故就永远会记得住,所以试错也很重要。我们可以通过深度学习或者生成对抗样本的强化学习,在拖拉机上装一个事故记忆棒,如果遇到特定的事故时,让事故棒对待它。因此,我们不但要有正学习,还要有试错的负学习。未来如何种地?李德毅院士如此描绘:未来种地是一种享受,田里只有无人拖拉机,人在家里通过智能网联控制它们。基于北斗的高精度地面CORS系统和5G超高带宽、超低延时和超大连接的能力,可极大减少拖拉机载的传感器。目前在拖拉机上使用不太贵的激光雷达就是这个道理,因为拖拉机操纵速度毕竟没那么高。发挥机、路、网、管协同优势,改善智能网联生态,形成垂直系统的农业物联网,实现精准遥控。可交互、会学习、自成长的农田作业机器人,不但能彻底改变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形象,而且可模拟农业各类能工巧匠的智能,一专多能或多专多能;还可协同农民探索农业性问题,以润物细无声的柔软极大地解放人的体力和智力。新一代农民必将更加智慧,更加优雅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