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2日上午,中国中药协会中药材种植养殖专委会理事长王卫权、秘书长曹海禄、产业部主任鲁纪,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机械化功能研究室主任、加工机械化岗位专家、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副教授郑志安,体系加工机械化岗位团队成员、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院长助理、副教授吴敏,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博士高磊等一行6人到协会座谈。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会长范建华、副秘书长苑同宝、媒体部主任马铮、行业部副主任陈婞莹、季节参加座谈交流。苑同宝副秘书长介绍了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近年来的行业工作情况和中国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的基本情况,特别是协会在中药材机械化方面的重要活动。王卫权理事长介绍了中国中药协会中药材种植养殖专委会的基本情况,表示当前来看,中药材种植正在从规范化、规模化、产业化向科技化、机械化、生态化转型。在产业经济的拉动下,在各地脱贫攻坚工作中把中药材作为重要支柱产业的促进下,当前的种植面积在8400万亩左右,产品在500万吨左右,产值超过1000亿元。尤其在新冠疫情爆发后,中药材产业得到了广泛关注和快速发展。综合来看,产业当前面临着复杂的形势,中药材品种繁多、种植条件千变万化,尤其是林地、湿地、沙地、草地生产实现机械化比一般耕地难度更大。机械化生产是当前种植群体的迫切呼声,也是痛点所在,更是未来的产业方向。推广机械化技术、装备是专委会的重要职责所在。郑志安副教授回顾了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自成立以来的工作和与协会合作共同推动中药材机械行业发展的历程。他表示,农机在中药材种植养殖产业中日益受到重视,中药材机械发展较快,正在经历从“可用”到“好用”的升级,中药材机械的社会化服务也在勃兴,中药材机械化生产是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会议认为,三家单位应该进一步加强合作,立足于一个中心:共同服务于中药材产业发展,一个方法:多家单位深度融合,一个抓手:中药材种植农机农艺融合,一个方向:集成技术、经营模式示范推广,两本册子:全国中药材机械产品册、中药材机械产品需求册,N个活动:加大会议、展览、培训、调研、地头展等工作的广泛合作。会议指出,多方合作应该加强中药材机械化方面组织架构的优化设计,选好主攻方向,主动建立课题研究。要聚焦于关键品种、关键地域,集中优势力量服务于当前具有相对规模的产业主体,产品、技术要成熟一批、推广一批,加快成果转化。中药材机械化应该注意方向和策略,注意大小结合、先易后难,要在小型化、自走式、智能化、定制化方面做好文章,要积极促进农机研发人员与种植群体的沟通交流。多方合作应该在中药材机械细分行业健康发展方面起到引导、规范作用,发出有效的倡议、建议,避免出现一阵风、一窝蜂参与的乱象。
范建华会长表示,中医药是我国传统国粹,中药材是国家战略性农产品,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全民健康意识上升,医药需求随之增大,中药材产业、中药材机械化前景广阔,大有可为。中药材生产机械化也是《“十四五”全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规划》明确的重要任务,要多方联动、共同发力,精准施策、高效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