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湘中粮仓”:升级农机 不负春华

发布时间:2022-05-17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提升农机装备研发应用水平,藏粮于地,更要藏粮于技。湖南省双峰县素有“湘中粮仓”的美誉,最近几年田间地头涌现出了一批适宜丘陵山区耕作的小农机。 

5月9日晚,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栏目通过约26分钟篇幅,以《升级农机 不负春华》为题,深入农机企业、田间地头,全方位、多维度对双峰县加强农业科技攻关和推广应用,提高农机装备水平,做强特色农机产业,助推现代农业提质增效的做法与经验进行了报道,包括双峰农机的发展史和相关农机产品的应用、市场前景,详细介绍了双峰农机企业如何做优做精,以及做好产品技术创新等情况。


抛秧图1.jpeg

 

荷叶镇有耕地4.1万亩,人均不到0.8亩,这里有句俗话,“巴掌丘、斗笠丘”,不太适宜大型农机具作业。但荷叶镇农机覆盖率达到65%以上。让当地农户引以为傲的是,正在使用的有序抛秧机算得上是荷叶镇土生土长的发明专利,是镇上的彭洪巽自己造的,之后中联重科购买了此项专利,把这种实用的机具推向全国。

农友机械集团2011年开始生产插秧机,曾与日本技术对接,但由于种种困难,关键零部件难以实现自主知识产权。董事长刘若桥说,发展大农机有困难,但双峰在细分市场的小农机方面有优势,油茶果采收机就是一个突破点。湖南有油茶2000多万亩,占全国的三分之一,油茶林机械短缺,校企联合,自主研发,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一个人一台机器采摘一棵树只需一分钟。

 

湖南劲松图1.png

双峰县130多家碾米机企业经过整合现在只剩下几家,劲松机械是硕果仅存的坚守者之一。总经理蒋雄彪介绍,劲松机械30年来虽然只做碾米机,却做了上百种产品,其中有3次重大改进,每一次改变都带来了效率的提升和破碎率的减少。

很多产品看似简单,但其技术的实用性和增产增收效果甚至超过了大农机。双峰县走马街镇金蚌村村民宋桂阳去年9月花五千多元买了一台小型粉丝机,靠着挣加工费不到十天就收回了购买粉丝机的投资,觉得机器很实惠。而在机器的研制者黄金全看来,从红薯到淀粉再到粉丝,每加工一次,附加值几乎翻一倍,比单纯挣加工费收益高多了。除了红薯,它还能加工土豆等作物。就是这个看上去不太起眼的粉丝加工机,里面的核心部件刺筒,却整整耗费了黄金全10多年的时间才创新到位。现在他们生产的薯类淀粉分离机整机销量也稳居全国第一。

粉丝图1.jpg

 

据了解,双峰县农机产业起步于1952年,传承“耕读天下、富厚日新”的双峰精神,凭借敏锐的市场眼光、过硬的产品质量,打造出新时期的“农机湘军”。全县现有农机制造企业85家,规模以上企业70家,从业人员3万余人,产品涵盖水稻生产全过程以及畜牧养殖、农用运输、农产品加工,拥有从原材料供应到产品研发、制造、销售、服务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特别是近年来国家对丘陵山区的农机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非常重视,双峰农机在这种大背景下敢于抢抓机遇,坚定不移走智能化和数字化之路,主动对接“一带一路”倡议,加快推动农机产业“走出去”步伐,把双峰农机品牌做大做强。据统计,2021年农机自营出口完成2619万美元,同比增长42.56%。

 近年来,双峰县始终把农机产业提档升级作为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突破口,成功打造出以“轻便、适用、实惠”和“小、精、实”为特色的农机产业集群,努力打造中部地区最大的农机产业基地和全国农机工业强县、全国农机知名品牌建设示范区,让农机成为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特色产业。先后获授“中国农业机械之乡”“中国碾米机械之乡”“湖南省农机产业基地”,湘中农机机电大市场连续十年被评为“全国十大农机市场”。


推荐阅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