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全国农机摄影大赛优秀作品参加第25届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在平遥古城开幕
9月20日,由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和山西省农机发展中心联合主办的第四届全国农机摄影大赛优秀作品参加第25届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在平遥古城开幕,共有17件获奖作品、20件入围作品和其他40多件优秀作品参加了此次展览。山西省农业机械发展中心主任冯京民致辞,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会长范建华讲话并宣布开幕。
山西省农业机械发展中心主任冯京民致辞
冯京民在致辞时说,本届摄影展主要集中展现 “十四五” 以来我国农机化发展的丰硕成果,为 “十五五”农机化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氛围。山西农机聚焦有机旱作和特优农业转 型发展,坚持研发、生产、推广应用一体推进,农机化全程全面高质量发展取得积极成效,2024 年底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 76.9%,高出全国平均水平近 2 个百分点。影像的力量在于扎根鲜活的实践,记录唯美的场景,其本质更在于唤醒感知,传承精神。希望这些优秀影像作品能够激励更多人关注农业、关爱农村、支持农机,共同凝聚起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强大合力,为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强国建设贡献农机力量。
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会长范建华讲话并宣布开幕
范建华在讲话中指出,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从 2001 年创办至今,已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摄影展览之一。而今天,我们带着“丰景・宏图"”的主题,将农机摄影这一独特视角融入“突破界限,智见未来”的影展主题中,意义非凡。这既是对“十四五”期间我国农机化发展辉煌成就的回望,更是对农业现代化美好未来的展望。
他提到,20多年前,当平遥首次举办摄影展时,我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还不足 30%。而今天,这一数字已攀升至 75% 以上,小麦、玉米、水稻三大主粮综合机械化率分别超过 97%、91% 和 88%,基本实现了全程机械化。这组数据背后,是无数农机人的辛勤付出,是农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成果,是农业科技的创新突破,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生动实践。
开幕式前,范建华认真参观第四届全国农机摄影大赛优秀作品
范建华还对参展作品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到,在这些参展作品中,我们看到了田地里农机手驾驶收割机在金色麦海中穿梭的壮观场景;看到了空中无人飞机识别病虫害喷洒农药的科技赋能;更看到了从“会种田”到“慧种田”的历史性转变,感受到了农业生产从“靠天吃饭” 的“体力活”到“科技为王”的“智力活”的深刻变革。这些优秀作品不仅记录了农机化发展的“硬成就”,更捕捉了农机人与土地相守的“软情感”。镜头下,既有农机作业的精准高效,也有农机手操作农机设备的专注神情;既有大机械作业的磅礴气势,也有田间地头的温情瞬间,更有农民丰收的喜悦。这正是“丰景・宏图”主题的生动诠释——既展现农业机械化的宏大叙事,又传递农机人深耕沃土的赤子情怀,也记录着农机行业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的突出贡献。而这些影像,恰是最佳见证。
他指出,摄影是光与影的艺术,农机是力与智的结合。当摄影镜头对准农机装备,当艺术视角聚焦农业发展,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技术的突破,更是界限的消融。这些作品突破了艺术与农业的界限,让更多人看到农机新质生产力的蓬勃生机;它们突破了城市与乡村的界限,让现代农业的魅力走进更多人的视野;它们更突破了传统与未来的界限,让我们在光影中预见农业现代化的美好蓝图。
他表示,“十四五”即将收官,“十五五”正待开局。站在这个历史节点,让我们以这些影像为起点,继续推动农机装备高质量发展,让高端化和智能化成为农机化发展的双引擎。让我们携手努力,让农业不再“靠天吃饭”,而是“靠科技丰收”;让更多人通过这些影像,了解农机化、支持农机化、参与农机化。
范建华、冯京民参观参展的第四届全国农机摄影大赛优秀作品
开幕式由山西省农机发展中心副主任郝晓莉主持。平遥国际摄影大展艺术总监张国田,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副秘书长、《农机市场》杂志社社长王跃生,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办公室副主任付饶,山西省农业农村厅农机处处长董健京,山西省农业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赵萌、总经理闫伟,山西省现代农机传媒中心主任赵菁,《当代农机》杂志社社长孙康等参加了此次开幕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