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5日,近千位来自全球的农机行业精英怀揣对农业现代化的共同憧憬,齐聚武汉,共赴2025中外农机贸易大会与对接会的行业盛宴。作为中国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的 “王牌活动”,这场大会已连续举办近十届,凭借卓越的对接成效在国内外农机界积累了超高口碑与深厚影响力——仅去年便成功促成500余位国际买家与近200家中国企业达成合作意向,成为推动全球农机贸易的高效纽带。

本届大会由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与联合国可持续农业机械化中心联合主办,创新打造“政策解读+贸易对接”双引擎模式:一方面邀请国外行业协会专家深度剖析当地市场需求与发展机遇,为企业出海扫清信息壁垒;另一方面组织国际买家与国内企业开展“一对一”精准洽谈,不仅参会人数再攀新高,对接规模更较去年实现“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让全球农机资源在江城高效联动。

作为全球最大农机生产国与重要消费市场,中国始终以开放姿态拥抱世界农机发展浪潮。秉持 “引进来” 与 “走出去” 并重的理念,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中国正全力构建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既敞开大门欢迎各国先进技术、优质产品与管理经验进入中国,丰富农民选择、助力农业现代化;更支持中国农机企业因地制宜,针对不同国家的农艺要求与自然条件,提供定制化产品与解决方案,服务全球农业生产者。为此,中国农机三大协会积极布局海外,今年成功举办泰国国际农机展,明年更将落地越南国际农机展,以实际行动推动世界农机深度融合,惠及各国人民。

“唯有合作共赢,方能办成事、办好事、办大事!”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会长范建华在致辞中掷地有声,他指出中外农机贸易与合作潜力巨大、前景广阔,并提出三大倡议:一是聚焦技术创新,深化合作共建研发中心,联合攻克智能装备、绿色科技等前沿领域关键技术,共享创新成果;二是畅通贸易渠道,携手优化合作环境,减少贸易壁垒、推动标准互认,为农机产品与技术跨境流动打造便利、公平、透明的环境;三是完善服务支撑,增进对各国农业政策、耕作习惯与用户需求的了解,推动产品与服务本地化适配,让合作项目真正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联合国可持续农业机械化中心副主任马可也表达了深度合作的意愿。作为联合国唯一专注农业机械化的机构,该中心长期践行可持续发展目标,致力于消除贸易与技术壁垒。中心见证了中国国际农机展的发展历程,早在2013年,中心便率国际协会驻华代表参观中国国际农机展,与中国农机流通协会建立长期合作;2014年牵头成立亚太农机协会区域理事会,中国国际农机展泰国、越南姊妹展的合作方更都是亚太农机协会区域理事会成员。马可表示,未来中心将继续深化与中国农机流通协会及国际农机展的合作,共促全球农机事业发展。

大会现场亮点纷呈:越南农业机械学会常务委员阮辉碧教授推介了将于2026年7月23-25日在胡志明市举办的越南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并深度剖析越南农机化现状与市场机遇;政策解读环节,专家团队全面解读巴西、南非、俄罗斯等国农机政策、市场动态与未来前景;潍柴雷沃智慧农业国际总经理孙德明分享企业“出海”实战经验,凯斯纽荷兰公司则带来前沿产品、技术与市场布局规划,为参会者提供多元视角与实用参考。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副会长游凌、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副会长李有吉等参加了此次大会。

正如范建华会长所言,“相知无远近,天涯若比邻”,中外与会者达成高度共识:期待各国伙伴,共同培育更开放、包容、平等、普惠的农机贸易环境。以本届大会为新起点,让先进适用的农机装备播撒向世界更多田野,为保障全球粮食安全、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能,让中外农机贸易之花绽放在天涯海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