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新质生产力探索——“智慧农业会客厅”落地记(上篇)

发布时间:2024-09-23

一、农业新质生产力,铸就万亿产值、千亿集群发展新坐标

新质生产力的提出为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周期,铸就了新坐标。当前我国正处于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农业强国的关键期,农产品需求要保障、农业经营要增效、地方产业要发展、农民生产要增收,面对诸多发展诉求。农业农村部部长适时提出,“要抓紧研究农业农村领域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具体抓手和务实举措。”

高盛曾经预测,到2050年美国智慧农业市场约2400亿美元。在中美GDP等量齐观的趋势下,中国智慧农业市场规模将同比在万亿级以上,未来将出现3-5个具有全国竞争力的千亿级智慧农业产业集群;同时还将出现一批具有区域竞争力的百亿级智慧农业集群。

在政策指引、需求拉动、行业响应之下,“智慧农业会客厅”正式立项为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智慧农业产教融合专委会(以下简称“智慧农业专委会)的一项产业开发综合服务,成为农业新质生产力诸多探索与实践中的一部分。

af0cd4d9463467af34829806fa95c317.jpg

二、“智慧农业会客厅”的提出

智慧农业会客厅”在智慧农业专委会首届理事会上即被确立为重点项目。智慧农业专委会秘书长潘超在介绍中说,“‘智慧农业会客厅’是专委会诸多项目中技术要素最全、行业互动最深、资源调度最广、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最有力的地方产业开发综合服务项目,是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中国农药工业协会、中国磷复肥工业协会、中国种子贸易协会与各农业高校、科研院所、智慧农业及种肥药械企业、农业经营主体、农事服务主体等智慧农业专委会成员单位,践行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共同愿景和具体举措。‘智慧农业会客厅’以智慧农业技术的革命性突破与应用为切入点、以数字农服等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为路径、以提高区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为目标,推动地方产业深度转型升级,从而引导产业进入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态势。

三、“智慧农业会客厅”赋能地方产业高质量发展

“智慧农业会客厅”是服务乡村产业开发的生态级、系统性的解决方案。以共建未来农业新格局为主线,遵循“新技术转化为新产品、新产品赋能新组织、新组织聚合为新业态”的产业发展规律。“智慧农业会客厅”服务方案包含了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全要素的构建,重点包含四个方面:

e8bb163714f12012e09617673462d3ac.png67be4c62245479c41a75287f6c680461.png

 “智慧农业会客厅”所包含的“技术、市场、产业”是打造地方核心竞争力的三根支柱

(一)五位一体构建高质量的地方产业发展结构

五位一体指的是通过搭建:一流的技术体系、一流的产业关系、一流的活动平台、一流的园区业态、一流的资源聚合,形成高质量的地方产业发展结构。

1)一流的技术体系旨在通过技术开发与应用场景引进顶尖企业、顶尖人才落地,形成区域引领的技术高地。

2)一流的产业关系是指顺应现代农业生产专业化、职业化的发展趋势,各方联动组织起来,成立智慧农业技术创新联盟、数字农服产业联盟,把握未来农业的先进力量、赋能未来农业的主力军,通过行政与市场两只手引导产业链各环节形成一流资源配置。

3)一流的活动平台是指一方面带着属地政府企业走出来,在国际性、全国性的行业盛会、活动平台中讲好属地发展故事,招商故事。另一方面带着行业优质资源走下去,走进属地产业,服务属地产业,投资属地产业,成为新质生产力的一部分。

4)一流的园区业态是指通过示范基地、展厅、入驻厂房等硬件的建设及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的软件建设,帮助属地将园区由区域级园区,向省级、国家级园区打造。

5)一流的资源聚合旨在调动智慧农业专委会学术委员会中的院士等顶尖专家资源,与理事会中的顶尖农业高校、科研院所、智慧农业及种肥药械企业、农业经营主体、农事服务主体等资源为属地补足产业发展短板。

(二)智慧农业引领区建设——“百千万”模式

农业农村部部长在全国智慧农业现场会上指出,“要把智慧农业引领区建设作为重要抓手,以县、市为单位谋划推进,重点是建设智慧农业产品技术中心中试基地和技术交互平台,把研发、制造、推广等主体集中到一起……择优认定一批标杆性质的智慧农业创新应用基地,总结提炼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范例。”

智慧农业专委会形成了“百千万”模式,是对智慧农业引领区构想的落实,是为农业技术开发与应用构建的场景模式,为新质生产力的市场化推广应用提供了腹地,也是各方资源交汇与互动的有形场所,是“智慧农业会客厅”的核心模式。“百千万”模式以智慧农业引领区为总称,分为:智慧农业产品中试基地——百亩,智慧农业创新应用基地——千亩,智慧农业赋能生态区——万亩。

da0c8f0c5850ae3e54e0415c58e8f858.jpg

1)智慧农业产品技术中试基地——百亩科研基地。以智慧农业技术创新联盟为组织主体,围绕所在区域自然资源禀赋,围绕具体的作物,遴选优质的农机、肥料、种子、农药进行技术迭代、开展新技术、新产品试验。

2)智慧农业创新应用基地——千亩示范基地。在基地中实现规模化单产提升示范,形成具体区域、具体作物下的《数字农艺团体标准》和《数字农服实践培训课程体系》。孵化培训属地数字农服(农艺)推广主体。

3)智慧农业赋能区——万亩区域推广。以属地的数字农服联盟为组织主体,以县域为范围,择优培训、赋能一批数字农服主力军,样板田。参与共建的农业投入品企业在此场景获得商业汇报,属地政府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同时谋求在数字农艺适用的全域面积,复制“百千万”模式,建立多个县域中心,赋能全生态区粮食产能提升。

(三)智慧农业技术创新联盟——联合开发产品、开发市场、构建大市场新业态

1)以专业院校、科研院所为引领,以智慧农业、农机、农药、肥料、种子企业为主体形成联盟核心。

2)共建、共享新技术、新产品的科研实验场景。

3)遴选出与属地自然禀赋匹配的农艺方案、产品。

4)搭建内黄智慧农业培训与服务课程体系标准体系。

5)形成数字农艺技术体系与数字农服产业体系下的“种肥药械”新型大市场、新业态。

(四)数字农服联盟——组织起来、把地种好 

1)结合区域产量地图和智能农机服务体系,建立相关属地化的数字农业技术服务骨干团队,使其在未来具备对农业规模化生产的管理能力,落地数字农业技术。最终形成“创新应用+数字化生产服务+技术推广平台”三位一体模式。

2)打造“示范基地+县域农业新质生产力集群展厅+智慧农业大会”的实践培训场景。

3)形成面向农服实用技术的培训体系与课程体系。

4)分区域、分作物、分主题开展新技术、新模式的观摩与培训。
推荐阅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