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沃动力副总经理李方成:国三转化工作量很大
从发动机角度说,雷沃动力在非道路国三技术实施上还是有经验的。
之前为了出口,我们生产过欧盟非道路三阶段排放标准的机器,也生产过美国非道路三阶段排放标准的机器。我国三阶段排放标准与欧盟三阶段排放标准相当,很多人认为将技术转到国内应该是比较容易的,但是真正实施时,我们发现工作量其实还是挺大的。
我们不能将欧三机器直接转移至国内市场,我们要考虑国内的实情,国内需要什么样的产品,应该具有怎样的性价比,这都是我们需要考虑的。
我们也对农民做过调研,发现农民对农机的可靠性、耐久性、动力性能比较看重,然后是油耗、噪音等因素。尽管我们做过调研,去了解农民的需求,但排放法规是国家规定的,技术路线也是国家给出的。
其实我们的国二机器已经使用了国三需要的增压功能,但由机械泵转成电控系统,跳跃还是相当大的。即使之前道路国三升级的时候,一些大企业也避开了电控系统,选择机械泵。在技术路线上,我们分析,机械泵、单体泵可以做,高压共轨也可以做。
但高压共轨的成本太高了,除了成本高之外,还存在油品的问题。在这一两年,我们对非道路油品进行了调研,发现含硫量高,并且水分条件有限。而机械泵技术在国内比较成熟,所以在国家推荐的技术路线出台之前,我们耽误了一些时间。在国家推荐的技术路线出台后,从去年上半年开始,我们就转向单体泵技术。
这样的话,对我们来说,开发周期就比较短,时间紧迫。
一是由于非道路产品尤其农机的验证受季节性限制很大。比如小麦机要在45°高温下持续运转,并且田间作业时秸秆碎屑会逐渐覆盖发动机,这是我们实验室试验无法模拟的。
二是非道路标定的工作量大。农机工作负荷比较大,一上来就是油门踩到底,并且在高温大负荷下持续作业,人停机不停。所以尽管技术在道路机械应用上已经很成熟,但由于作业环境和特点的不同,会导致出现道路机械上不会出现的问题。
因此,我们需要做大量的试验来暴露故障隐患。我们首先在发动机上进行验证,然后在整机上再验证,还要经过市场的小批量验证,然后再经过作业季验证,所以周期就会比较长。比如玉米机我们只能先小批量投放市场,因为没有经过作业季的验证。为此,我们专门在海南种植了几百亩玉米来做田间试验,但海南的环境与中原地区的环境还是存在差异,因此可靠性还不足以保证。
因此我认为,工作量还是挺大的,因为我们要保证产品的一致性,生产出来符合农民期望的具有高可靠性和耐久性的产品。
在国三升级中,除了燃油系统改变外,相关的零部件变化还是很大的,因此服务人员的维修能力也需要提升,因此我认为制定的2016年12月1日的期限还是合理的。
接下来我也说一下我的建议。
第一,现在是国二升级国三,将来还要升级国四,因此国家是否可以早些将技术路线确定下来。像我们这些大企业都是愿意跟着国家的政策走的,因此希望国家尽早明确,缩短我们的开发周期。
第二,当政策出现大的变动的时候,是否配套政策也可以尽早紧跟变动。现在是国二切换国三,就面临很大的争论,在将来国三切换国四时,也将是一个很大的变动,这其中涉及添加后处理装置等问题,要采用SCR等技术,那么到时农民应该怎样获取尿素等这些问题也是需要国家尽早明确的。
第三,就是油品问题。目前车用油品都还是不错的,但是农村的油品没有保障,比如我们开一个好些的车去农村,就必须在进村之前加好油。所以国家是否能够出台导向政策来改善农村的油品。
其他企业这么说:
中国农机工业协会会长陈志:丢掉幻想、积极应对、主动作为
常州东风副总经理许国明:三点建议
中联重科重机副总经理李孝高:感谢、自省、遵守、思考
安徽全柴总经理潘忠德:能够批量提供国三产品
一拖市场部部长寇海峰:企业盼望政策扶持
一汽锡柴研发部部长助理宣晓明:建议农机补贴尽快受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