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声音】秸秆产业化已迫在眉睫

发布时间:2016-08-17

8月14日,在安徽省农机工业协会召开的年会上,协会理事长、中联重科副总裁王金富邀请国家秸秆产业技术方面的专家作专题报告,共同研讨产业技术发展,受到与会代表共鸣。

640.webp.jpg

业内专家做秸秆产业化发展专题报告

业内专家指出,秸秆在中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敏感性社会问题,涉及到环境治理、粮食安全、土壤保护、农业效益、新能源开发、“三农”事业等领域,实现秸秆产业化,将对我国农业与粮食生产、生态环境改善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秸秆综合利用表象上是收运储的问题,实际上是秸秆的附加值问题,而附加值的背后就是产业政策和科技创新问题。秸秆的定位应该是农副产品的一个品种,而且应该和农业生产、粮食生产、牧业生产、林业生产并列中国农业五大产业。秸秆当前是弱势产业,也是机会产业,3-5年后成为强势产业。

目前,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国家发改委环资司下发的《关于编制秸秆综合利用规划的指导意见》、《“十二五”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实施方案》、《关于加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的通知》在内,国家及各地均出台一系列相关政策,支持秸秆产业的发展。

640.webp (1).jpg

中联重科拖拉机牵引打捆机作业

据了解,当前全国秸秆理论值共有10.4亿吨,可收集秸秆量达到8亿吨,肥料化、能源化、饲料化、基料化和工业原料化是当前秸秆综合利用的主要技术。其中,与装备制造相关的秸秆项目大有可为,包括秸秆炭化、秸秆有机肥、秸秆建材、秸秆包装物及餐盒、秸秆颗粒(燃料、饲料)、沼气(秸秆)产业、秸秆膨化、熟化饲料、秸秆收运储、秸秆制气等,既避免了资源浪费,也为秸秆综合利用找到了出路。

专家表示,通过秸秆产业化全方位、全产业链的模式运营,将使秸秆综合利用的前景非常广阔,将有效促进农业经济、生态良性循环,推动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

推荐阅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