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在近期参与的行业活动中,与一些企业的负责人交流起评选活动,得到一些交流信息。首先,一致认同的是,行业需要评选评奖,来鼓励先进,促进行业进步。其次,评选和评测活动,应在分类的科学性,专家的专业针对性,评奖标准的规范性等方面不断提高,从而在专业领域给企业带来有效支持。同时,商业机构的评奖活动娱乐性和商业性太强,对很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造成了经营负担,大企业也存在品牌负担,因为奖项的含金量对品牌提升没有本质上作用。可能目前的行业评奖活动中,出现的一些让企业欲罢不能的状态,本身就是一部分主办方的初衷,但是合作共赢才是长久之计。
笔者认为,任何一个行业都是需要评奖与评测的,但是不同于娱乐行业,作为工业和农业融合的农机行业,首先应更加注重参评企业与产品的客观性。像娱乐选秀一样,网络海选,炒作热点,形成主观排名,甚至是水分排名,是不适合农机行业的。如果是商业角度考虑,可以直接安排竞价排名,不要搞行业评比。应多设置用客观数据评测的奖项或者项目,用真实数据说话,促进行业竞争,增强评测结果的含金量。在类似用户满意度之类的主观评测上,也要通过科学方法,采集真实的主观数据。例如国际顶级农机展上的一些综合性奖项,会以农作物大赛比赛的数据为依据,综合专业媒体评分、真实用户的有效反馈等形成评测数据,通过科学分析得出客观的评选结果。还有一种主观评测方法,例如红点设计大奖采用的是由行业领军人物组建评审团,并且每年评审团人选流动的方式,以行业对权威人士的客观认可,来保障评测结果的客观性。
评选与评测应对行业发展有指导意义。时代在进步,新的理念、新的技术不断涌现,行业组织和商业机构在一些重要时期,把握行业发展的新方向,开展一些对行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评选评测工作,引导行业发展,非常必要。日本在1951年就设立了世界三大质量奖项之一的戴明奖,推动了日本的战后工业崛起,而到了1980年,“如果日本可以,为什么我们不能?”节目播出,美国大众和企业家们,才发现戴明博士居然是一位美国人。今天,我们在精益制造、农机农艺融合、环保升级等行业热点、难点上,有足够多的动力,让我们去开展一项行业评选和评测,推动行业的进步。
评选与评测的过程应该公开透明,结果应便于理解和推广。由于农机产品分类复杂,企业和产品更是繁杂,所以评选与评测的标准和流程制定也比较复杂。无论是现场参与,还是用户关注,应将过程透明公开,同时在专业产品的评选评测,应组织该专业领域的专家评委,采集的原始评测数据应进行充分公示。另外在结果的展现形式上,应清晰、客观,一方面清晰地表述项目的内容,另一方面客观地表述结果的等级。例如农机行业的信用等级评价,采用的3A评级,就是很好地方式,传达清晰,便于推广。
打造世界知名度的评选与评测平台,需要全行业的共同努力。评选与评测不是大锅饭,面面俱到,人人有份,是不行的。奥运金牌只有一块,诺贝尔奖只有一份,企业真材实料,敢比敢拼,拒绝人人有奖,主办方热爱行业,公平公正,敢评行业冠军,农机行业的评选与评测将真正成为行业发展的一架助推器、一块试金石。
文章来源:《农机市场》2016年8月刊。
文章作者:朱斌。
声明:
1、本文版权归《农机市场》杂志所有,其他纸媒或网媒如需转载,请与《农机市场》杂志社联系。
2、道长推荐感兴趣的道友订购《农机市场》杂志,如果要用一句话概括《农机市场》杂志,应是:干货多,广告少,物超所值。
订购渠道:
A、国内邮发代号:82-264。
B、国外发行代号:M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