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农机行业虽然制造商很多,但好品牌不多。正因于此,农机经销商对品牌的选择余地不大,对“淘汰”二字更难以决择。在秋收秋种快落下帷幕之时,笔者突然觉得,我们农机经销商在经营过程中对农机品牌或产品的选择,始终处于被动与无奈之中。为此,笔者谈一些个人的体会与认识,如有不当之处,还请各位同仁谅解为盼!
一、坚持
大家都在说,“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然而,说起来简单,真正做到却没那么容易,坚持是需要恒心和付出的。
大家都认为好做的事,其实很难有大的收获或成功。真正的成功者,往往是在大家认为没有可能的事上,始终坚持并取得卓有成效的成果。所以,绝大多数成功者在走向成功的过程中都会伤痕累累、历经艰辛万苦。况且,一时的成功并不意味着永远成功,若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往往因一个决择的失误又回到了原点,更有甚者,因无限的扩张或欲望的膨胀深陷债务危机的泥潭。
二、选择
农机经销商在坚持的同时,还应当对产品的适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做到心中有底、手中有数。抓到烂牌不可怕,就怕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所以,我们应当学会选择,即:对品牌的选择、对产品的选择、对质量的选择、对技术含量的选择、对服务的选择。
唯有我们选择好品牌和产品,市场才会选择我们,用户才会选择我们。好的产品给市场带来无限商机,好的品牌给用户带来无限好运,好的生产企业给农机商合作带来无限动力。
三、淘汰
农机经销商如立志成为基业长青的“长青树”,首先要学会淘汰。每年要果断对一些诚信危机的品牌、质量存缺无改进的产品、坑农害农的机具实行淘汰制。过去为了预付款,很多农机经销商被生产企业主动淘汰。时下卖方市场与买方市场发生了质的变化,农机行业已经从前些年快速增长的增量市场和卖方市场演变成存量市场和买方市场。其中,农机经销商是改变农机市场的关键力量,切不可妄自菲薄。
数年前有一家生产收割机的企业,在一个县城四年换了四家经销商。他们从不在产品质量上下功夫,喜欢将责任归咎于代理商的能力,虽然四年换了四家经销商,最终还是被市场淘汰出局。这个案例告诉我们:没有好的产品作为支撑,即使品牌商选择再强势的农机商也无回天之力,再大的市场也无法与你有缘,再换十个农机商也不会有任何改变。实践一再证明:农机产品质量是改变市场的唯一途径。
2016年农机市场已经收官,作为农机经销商我们应该懂得做自己的品牌、树好自己的形象,清楚自己应当坚持什么?选择什么?淘汰什么?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课题。
2017年的农机市场竞争会更加激烈,预计收割机市场仍将是寡头持续领引市场,大马力拖拉机除进口底盘质量指数较高外,国产底盘质量还在实践中提高,让人感觉非常担忧,而且大马力段的需求越来越大,土地经营权承包、连片种植、深松作业等推动了农机市场大马力段成为头角。于此同时,对农机质量和品牌的要求也更高,因此,农机经销商为了自身的求存、发展,笔者愿再强调一遍:请在2017年销售高峰期来临之前,做一做更加理性、冷静的反思---在未来的日子里,你将坚持什么?选择什么?淘汰什么?
文章作者:童国祥。
利益相关:童先生系东南某省农机经销商董事长,文章观点仅代表童先生的个人观点,与其旗下企业无关。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童先生所有,经授权在微信公众号“农机观察”发表。第三方若需转载,请直接与童先生联系,童先生的联系电话是13951481888。转载时,请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出处---“微信公众号农机观察”。只有获得童先生的授权,方可转载本文,并不得对本文进行任何的修改演绎、断章取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