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农机修配工,到百亿富翁!鲁冠球成就浙商传奇!

发布时间:2017-11-27

640.webp (2).jpg

近日,浙商大佬鲁冠球去世,引起农机界的关注。这位身家550亿的汽车首富,曾经只是浙江萧山的一名农机修配工,他从4000块钱起家,把一家濒临倒闭的公社农机修配厂,打造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零配件企业,成为享誉世界的“不倒翁”!

1打铁起家,4千元办起农机厂

1944年,鲁冠球出生在浙江萧山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艰难的日子,让鲁冠球练就了百折不挠的勇气,虽然只读了7年的书,但他却立志成为一名工人。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成为一名产业工人,是无数年轻人的梦想。经人介绍,鲁冠球光荣的成为了萧山县铁业社的一名锻工学徒,也让他对农业机械产生了一种特殊的情感。

640.webp.jpg

三年后,由于企业精简人员,鲁冠球下了岗。聪明好学的鲁冠球,并没有气馁,他发现宁围乡没有磨坊,村民要走上七八里地到集镇上磨米面。于是便跟亲友商量,想开一家米面加工厂。大家对此都很支持,纷纷捐钱捐物,勉强凑了3000元,办起了一个没敢挂牌子的米面加工厂,还生产爆米花设备。

1967年,鲁冠球的米面加工厂被封掉,资产全部交公。1969年,鲁冠球听说每个大队可以搞一个人民公社农机修配厂,他就打了报告,加入人民公社,凑了4000元,拉着6个农民接管了宁围公社农机修配厂。当时的农机厂,只是一个84平米的破烂摊子,这就是万向集团的前身。

2被人拒绝,摆地摊打响第一炮

鲁冠球接管的公社农机修配厂,其实是一个烂摊子。由于没有名气,厂子生产的万向节产品大量积压,很多工人半年都没有领到工资了。鲁冠球看到这种情况,非常着急,他积极组织30多名销售人员,北上南下,到处打探万向节产品的生产销路,吃闭门羹成为家常便饭,但是也收获了不少信誉。

640.webp (1).jpg

1980年,全国汽车零部件订货会在山东胶南召开。鲁冠球信心满满,带了两卡车“钱潮牌”万向节奔向展会。却不想,主办方以“乡镇企业身份”,拒绝鲁冠球入场,费尽苦心生产的产品,眼看着就要全部亏本。天无绝人之路,鲁冠球横下一条心,直接在场外摆地摊。他用塑料布铺地,摆满了万向节产品。可是由于名气太小,很多整机厂商根本不把万向的产品放在眼里,一连三天都没人搭理。

到了最后几天,鲁冠球再也坐不住了,他进入会场打探消息。原来由于价格问题,很多买家都在跟卖家僵持,谁也不肯让步。鲁冠球灵机一动:“要是自己产品降价两成,还能小赚一笔。总比赔本强。”随后,他招呼销售员贴出了降价广告。这一招果然见效,小摊前顾客人气爆满,“钱潮牌”万向节的销路一下打开了,不仅价格低,还打出了名气,仅仅一天时间,他们就销售了210万元的订单,打响了万向产品的第一炮!

3进军农业,收购承德露露等多家名企

“我是农民的儿子,我一直想为农民做点事情。”鲁冠球出身农民,不忘农业,希望通过农业集约化的方式,彻底帮助中国实现农业现代化,打破西方对中国的技术垄断。为此,他在农业上屡投屡败、屡败屡投,终于开拓出一条通向农业现代化的万向之路。

640.webp (2).jpg

早在上世纪70年代,鲁冠球就希望实现“一村一企”的梦想;1985年,万向公司率先兴办“农业车间”,发展“立体农业”,后因竞争不过个体养猪户而失败;90年代,万向开始发展“创汇农业”,养殖鳗鱼深加工,结果又赔了一两个亿。但是,鲁冠球振兴农业的意志从未改变,他认为,“只要政策对头、重视科技、投资到位,农业也会是一个好产业。”

进入21世纪,随着工业反哺农业政策的深入,万向专门成立了一家“三农集团”,还在浙江临安建起了山核桃种植、加工基地,还开展了饲料生产和生猪加工项目。2000年,万向集团进军黑龙江,以6000万元拿下了华冠科技(现万向德农600371.SH)23.75%的股权。

2002年,万向集团收购国有企业浙江远洋渔业集团,投资2.5亿元,帮浙江远洋渔业集团建起了国内最大的远洋超低温金枪鱼钓船队,又在太平洋、大西洋分别布置了一个大型围网船队和鱿鱼钓船队。

2006年,万向三农集团增持承德露露42.55%股份,成为承德露露第一大股东。在国产饮料市场严重萎缩的情况下,万向集团收购承德露露,不仅保护了民族品牌,还赢得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目前,万向集团有7家子公司从事农业,直接带动40多万农民致富。

4合纵连横,构建庞大资本帝国

风雨兼程50载,“万向系”不仅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还成功组建起一个包含汽车、农业、新能源、地产诸多领域在内的资本帝国。如今,万向集团至少掌握了万向钱潮、承德露露、万向德农、顺发恒业等4家上市公司控制权,并参股了华谊兄弟、广汽集团、新和成等18家A股、港股公司,还深入布局新三板企业。

640.webp (3).jpg

在弥留之际,鲁冠球对儿子说,我每天工作16小时,按每天工作8小时计,我已经活过120岁了,才有今天。提起“农民”二字,鲁冠球非常骄傲,他说,“‘农民’有什么不好?我本来就是农民!而且我就要在这里把企业做大,走向世界!我的追求就是要把写在田野上的这篇‘大文章’——让农民成为在精神上、物质上都富足的巨人——写下去,写好它。为此,我愿用一生的精力。”

斯人已逝,长者不朽。今天的“万向系”,员工总数已经超过4万人,他们大多数都出身于农村农民。正是这帮土的掉渣的农民,帮助万向集团实现了总营收破千亿,盈利超百亿的成功梦想。在2016年胡润富豪榜上,鲁冠球家族以550亿元排在汽车富豪榜首,鲁冠球的人生,也成为一代浙商永恒的传奇!

本文原创作者:大田传媒|农机360网 刘伟

推荐阅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