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礼好:2017农机叙事,市场格局重塑

发布时间:2018-03-18

 

640.webp (13).jpg

时间指针已经拨到了阳春三月,然而农机行业的走势却并不明朗,经过去年一番剧烈调整,很多行业人士仍然心有余悸。不过,按中国工业协会2月初的报告,“2017年农机工业增加值增速9.1%,比上一年增加了1.4%。农机工业12个子行业2429家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为4291.35亿元,比上年增长了6.15%。主营业务收入增幅高于2016年的5.80%。增速较大的子行业分别是渔业机械增长54.87%;林业机械增长44.49%;畜牧机械增长26.62%。2017年农机12个子行业全部实现了正增长!增长比较大的产品有畜牧机械增长33.74%;渔业机械增长34.70%;拖拉机利润总额增长23.08%。2017年全行业实现利润243.12亿元,增幅8.10%,利润增幅高于收入增长,也超出行业普遍预期。”

说实话,这组数字出来,幸亏笔者不带眼镜,不然真要掉下来。不知道这个数字准不准,但是,跟大家一样,笔者也没有更准确的统计数字。不知道大家看到这个数字之后,心里有没有雨霁天开之感,反正我是没有。

不过,同在协会的这篇报告中,如果按其披露的国家统计局和发布2017主要农机产品统计结果和:“谷物收获机下降12.58%,玉米收获机下降11.44%,收获后处理机械增长5.52%,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增长10.46%,饲料生产专用设备增长5.73%,棉花加工机械增长4.82%。大型拖拉机生产51052台同比下降18.93%;中型拖拉机生产367210台同比下降11.86%;小拖拉机生产996176台同比下降13.24%。”以及中国农机工业协会企业管理委员会统计数字“行业骨干企业大中型拖拉机生产22.7万台,同比下降25.75%,小四轮拖拉机生产17.7万台,同比下降18.67%,手扶拖拉机生产10.87万台,同比下降29.45%。”这样我们就不会过于惊诧了。从这个方面看,农机行业大幅调整的现状与行业的心理是较为吻合的――如果有增长,主要靠的是拖拉机和收获机械这两大传统主导产品之外的领域。新兴领域的增长,不足以抵消传统领域下降给我们的压迫感。

据笔者接触的企业人士看,过去的一年,历经“黄金十年”之后的农机行业进入谷底。有的农机企业被淘汰出局,有的农机企业由风光陷入困境。当然,形势再不好也有表现优秀的企业,像苏州久富、山东金大丰、河北英虎、山东巨明、江苏沃得等企业,逆势增长,成绩让人侧目。

拖拉机市场似乎永远是农机行业的热点。近两年来,潍坊系、洛阳系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冒出,以相同供应链和低成本、反应快的优势,分食了不少知名企业的市场。同时,也有不少其他领域的知名农机企业,像天津勇猛机械、九方泰禾(青岛)、中农发巨明、山东金大丰等同属收获机阵营的企业,均纷纷进入拖拉机市场掘金。一些收获机械企业进入拖拉机领域,借用成熟的渠道和品牌资源、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并不足为奇。不过从当前的形势观之,未来国内拖拉机领域还是东方红、迪尔、雷沃、东风、中联、道依茨等企业的天下,东风红、中联、雷沃等少数几家企业担负起向高端进军的使命。这里面五征雷诺曼也或有机会,但是五征在营销上更局限于某一活动,尚需在营销方面拓展策略与综全发力。而在220马力以上的领域,从目前的形势看,迪尔、凯斯、克拉斯等外资巨头更有话语权。

从当前内外资品牌的拖拉机看,目前拖拉机行业最需要解决的是产品力的问题,一是在可靠性方面,二是在适用性与经济性方面。目前国内的拖拉机有很多品牌劣势明显,有多位经销商表示,某国产知名品牌1004比某日资品牌104一天要多花100块油钱,这可不是个小数字。归结到一点,就是目前国内拖拉机的先进性方面,水田型远落后于日资品牌,旱地型远远落后于欧美列强。不过,技术问题并不是眼下的拖拉机追赶的关键,好的技术是需要花钱的,极为先进的拖拉机,与当下的中国农民需要并不一定契合,市场容量也不一定可观,最重要的任务还是先把可靠性指标提升上去。

作为农机行业两大主导产品之一的收获机械,三大主粮作物小麦、水稻、玉米收获机械呈现大分野。小麦收获机,中国收获机械总公司前身原新疆联合收割机厂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傲视全国,一马狂奔,但随着1997年福田农装(雷沃重工)进入之后,在后者掀起的快速服务战前,马上被击得唏里哗啦,以至后来销声匿迹,再出江湖之时,已经是以国机集团的子公司洛阳中收面孔出现。近年来,历经国机集团及并入国机集团的农机院管理,几易上司,目前纳入中国一拖旗下。中收之后,雷沃独大,最高峰时占据市场份额60%以上。2011年之后,中联重机的前身奇瑞重工进入,管理团队凭着对小麦机市场的深刻洞察,又迅速分得小麦收获机的一块蛋糕。如今,轮式小麦机领域,已经是雷沃谷神、中联谷王的天下,两家分庭抗礼,近身肉搏,每年血战,硝烟弥漫。除此,山东巨明、金大丰、科乐收山东(原山东金亿)、洛阳中收尚余零星销量,但已经无关大局。

玉米收获机市场,东北大型玉米机领域一些企业先后称雄,特别是迪尔玉米机曾经洛阳纸贵一票难求,有人甚至求笔者找关系要代购代买。惜乎也是城头变幻大王旗,2014年以来东北大型机领域已经成为勇猛机械、九方迪马、山东巨明等品牌的天下,创业板上市企业新疆牧神在一脚入军工产业之后,玉米机市场有沦落之势。以华北作为中坚的黄淮海玉米种植区域,中农博远是曾经一马当先,某在华日资品牌玉米收获机据说都是以博远机型为开发样本,去年国二升国三以来由于库存过多,也给企业带来不少的被动。值得一提的是,黄淮海区域成为众人分食、竞争最为激烈的区域,如今除了雷沃、巨明、金大丰等相对领先的品牌,还没有哪一家企业占据绝对优势。值得一提的是,一向不受关注、偏居一隅的河北英虎在今年市场低迷的形势下,成为市场的一匹悍马,随着产品口碑的流布,大有后来居上之势。

目前,玉米收获技术正面临由摘棒到籽粒直收时代的迭代升级,在传统摘棒机时代,迪尔(中国)、原山东金亿(春雨)、新研牧神、勇猛机械、九方迪马、山东巨明等都当过或仍在当着大型玉米机领域的弄潮儿,一些品牌仍然风头强劲。随着市场的快速培育、品种的改良和收获技术的不断成熟,以及烘干市场的不断发展,玉米籽粒直收已经日益为用户所接受。近三年来,众多国内外企业都在竞相研发籽粒直收机型,外资在华企业凯斯、科乐收、迪尔,加上其他大大小小的企业都在朝着籽粒收获进军。在技术变革之际往往是市场排位的洗牌之际,谁会成为新一轮消费升级的引领者与胜出者,未来两三年便可现出端倪。

在各方推动下,在经济作物的甘蔗收获领域,目前已经不断取得进展。国内的中联重科、辰汉、柳工等企业的产品不断成熟。在内资产品方面,这方面更多的目光可能要投向中联重科。在2017年底的甘蔗机械化博览会上,这家企业继切断式产品之后又推出了整杆式产品。从当前形势看,今后是迪尔、凯斯、中联、柳工等企业的交锋。去年的博览会上,日本洋马也也推出了履带式的甘蔗收获机,但是从外资企业不温不徐的发展风格看,洋马在甘蔗收获机械市场获得关注估计还需要时间观察。

水稻收获机领域,雷沃谷神曾经也是市场上王者,可近些年,雷沃重工水稻收获机因为在产品推陈出新方面慢了半拍,市场老大的位置已经被江苏沃得夺得,后者2017年更是以3.9万台的销量占据国内水稻机市场半壁江山,也成为国内有史以来产销量唯一超过2万台的企业,呈现力压日本久保田之势。沃得其后,久保田、雷沃重工、中联重机、星光农机、洋马农机、柳林等多家品牌尚在混战之中,此中,谁将超越久保田成为市场老二尚须时日。

插秧机市场,延吉、富尔沃等曾经“水上飘”产品时代的“领飘”企业,风流早被雨打风吹去。近年来,民族品牌苏州久富凭着过硬的产品质量、作业表现、服务效率以及价格优势,快速崛起,向垄断的日资企业发起强烈冲击,成为国产插秧机的黑马和民族品牌的先锋,也直接让一些保守的、在中国未真正投入先进技术的外资品牌双腿颤抖,也让这些在华发了横财的企业意欲借规则大棒除之而后快。

此外,在畜牧机械、棉花机械、马铃薯机械以及农机具领域,国内还缺乏响当当的品牌。棉花收获领域,随着原石河子贵航的没落,国内企业在这一块还没有掀起什么波澜,目前在进行中的比较知名的企业只有星光农机和常州东风,但也只是这两企业的副业而已,产品实现量产时日恐长。马铃薯作为重要的农作物,很遗憾目前国内比较有名的机械制造企业,也就希森天成、青岛洪珠而已,大企业没有看到进入的迹象与动力,显示出目前国内企业技术与德国格立莫尚有天壤之别。2017年农机市场两个看点是花生捡拾机和果园机械化日渐发展。当然,经济作物的机械化,在当前粮食机械化占统治格局的形势之下,要想获得重要地位,几乎是不可能的;而花生收获机,知名企业是巨明迅速切入,尽管产品尚不非常成熟、也没有享受补贴,但是由于适应市场需求,取得了数百台的销量,另据了解作为小企业的河南德昌产品口碑较可。其他诸如蔬菜等作物的机械化,目前尚无需提及。

此外,在农用动力装备领域,知名企业玉柴集团借由国二升国三的过渡期的机会,发挥自己强大产品力优势也配套体系优势,一举抢到更高的市场份额。而有些传统的农用动力装备供应商,却因不及时而失去了很多客户与市场。企业对于形势的判断非常重要,抓住某个机会,企业可能迅速崛起或者进入兴盛的轨道,而失去某个机遇,企业则可能就此走入下坡路或一蹶不振。

对于单个的企业来说,繁荣的表象下面经常隐含着危机。做企业非常辛苦艰难,哪怕曾经风光无限的万达、万科,有时企业不仅要关注行业的动静,有时还要把眼光放到行业之外。随着跨界竞争的兴起,打败你的,不一定是你原来的对手,而是另一个行业进来的搅局者。大城市共享单车的兴起,消灭了很多城管都无力管好的摩的。同样,方便面也已经被外卖抢了饭碗,有数字显示2013-2016年中国方便面年销量从462.2亿包跌至385.2亿包,跌幅高达16.66%,而2012年以来,网络订餐市场规模增长迅速,平均增速达5成,与国内方便面行业2013年出现的拐点形成鲜明对照。

这两年,农机行业一些产品领域进入调整期,比较典型的是小麦收获机和玉米收获机。小麦收获机乃因为产品的大型化替代了“小时代”的数量、跨区机收半径的变小机手投资收益减少以及被履带收获机的替代,这两年总体数量呈现下滑之势,而玉米收获机则是因为前些年快速膨胀以及国家取消玉米托市收购后价格的剧跌等原因,快速增长的市场也被撞一下腰也在情理之中。同时,今年农机市场一些主流产品的下滑更多源于国二升国三导致去年以及前年对国二机的猛烈过度消化所致。

展望新的一年,农机行业的洗牌仍将继续。不过,身处行业其中的人们不用失去信心。从政策层面看,影响农机行业至要的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总体上呈现向好方向的变化,给农机企业提供了较为稳定的预期。从当前的形势看,去年农机行业一些子领域已经见底。综合来看,农机市场“白银时代”的投资基本面和作为朝阳产业的特征并没有变,同时,农机行业的波动也不像工程机械领域那么明显,因为土地每年都要种植,即便各种粮食交替种植,并不会引起种粮面积大幅减少,今年烘干机械、花生收获机、植保机械等异军突起也是例证,受动力排放升级影响较小的插秧机市场销量仍小幅增长也说明了这一点。此外,农业机械作为先进的生产工具,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增强人的种粮意愿。随着中国城镇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业人口转移出农村,农业和吃饭问题必然需要先进的机械化来保障,随着更多农村下一代、下下一代远离农村、远离农业,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不会种田的人越来越多,不愿意从事强体力劳动的人越来越多,机器替代人工就是必然的人类社会发展趋势。随便看看,现在有几个农村出来的年轻人愿意回乡种田?

从另一个角度看,当前的农机行业可谓是资本进入的机会。前些年,农机行业处于蒙眼狂奔的时代,自己挣钱都来不及,谁还把公司业务分给你?相反,以现在的资产价格和外围形势看,正是资本进入的有利时机。

推荐阅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