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中国农业经济学会会长尹成杰发表主旨演讲。本网记者 叶晓宁 摄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企业家,大家上午好!非常感谢会议的邀请。我代表中国农经学会对会议的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
在全国上下认真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的大好形势下,围绕乡村振兴、产业兴旺进行深度的学习和交流,对于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很有意义。下面我围绕产业兴旺讲几点思考。
第一,产业兴旺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新时代“三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的总体要求五句话,20个字当中产业兴旺摆在首位,特别是今年的中央1号文件,对产业兴旺也提出了具体明确的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在两会期间,提出乡村振兴的五个振兴。第一个就是产业振兴,可见产业兴旺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我理解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产业兴旺是农业农村质量发展、转型升级的关键所在。我国农业薄弱,农村发展滞后,农业的质量效益比较低,农业成为四化同步推进的短版,我认为根本问题在于农村产业、农业产业的发展。所以,我们在乡村振兴战略中要突出强调产业兴旺这个基础。以往这些年来,农业农村发展很快,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更多是总量的扩张、规模的扩大。今后只有抓住产业兴旺,我们才能够解决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问题,实现农业农村两个现代化。
2、产业兴旺是满足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主要矛盾的基本前提。我们进入到新时代以后,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根本性转变,这个矛盾的重点也是城乡发展不平衡、农业农村发展不充分。我们抓住产业兴旺,才能从根本上推动新时代主要矛盾的解决。
3、产业兴旺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任务实现的坚实支撑。到2020年,要完成精准扶贫脱贫的任务,要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建设,就必须大力的推进产业兴旺。这样才能真正从农业的供给侧、结构和区域布局上,形成一个美丽富饶农村的坚实经济基础。
第二个问题,产业兴旺的基本特色。党中央曾经提出新农村建设需要产业发展的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九大更加明确提出了产业兴旺。从产业发展、生产发展到产业兴旺,从新农村建设到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的传承,又是一次跃升和发展。产业兴旺对未来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标准,更高的质量要求。我们既要扩大规模,也要有质量要求。怎样才能达到兴旺的要求?我们离兴旺还有多远的距离?产业兴旺要求的提出表明未来农业农村发展,要实现动力变革、效率变革,不能再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要为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生态产品的需求、环境的需求,提升供给能力。这样我们对产业兴旺这四个字的要求,要有深刻的理解。我们要坚定不移的采取有力措施,朝着产业兴旺的要求大步的迈进。怎么样才能达到产业兴旺,我理解:
一是产业要绿色化。未来的产业不能在沿袭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老路,产业的发展要以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为指导,贯彻“两山”理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坚守绿色红线,生态的底线,构建起绿色质量体系。既要生产绿色农产品,又要守住生态和环境。
二是产业要新兴化。未来农业农村的产业要得到较快的发展,农业农村的发展方式和业态要转型升级。我们要改变在农村的产业发展中,新兴的产业比重低、传统产业多,高端产业少,低端产业多,科技密集型产业少、劳动密集型产业多的问题要得到有效解决,推动农业农村产业新兴化发展。
三是产业要特色化。要从本地生态自然环境、人文、科技优势出发,培育和发展经济优势和产业优势,发展特色产业。特别是要大力培育特色产品、品牌产品,农业农村的产品和产业要个性化、差异化。防止产业发展的趋同性和低水平的重复建设,要有特色有竞争力。
四是产业发展要高效化。乡村振兴产业发展要摆脱传统的发展模式,不能在亏成本、亏生态、亏环境基础上发展。要取得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三种“益”,资源再利用、产业再循环。
五是产业发展要融合化。产业兴旺要体现在城乡产业的深度融合,农村一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上。要向一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要效率、要空间。所以,我们要强调延长产业链。延长产业链我觉得关键要增强增收链,打造效益链,重做环境链。这样生产、加工、流通都要与“互联网+”、大数据深度融合,提高产业的融合度。
六是产业发展要市场化。郑主任刚才讲到,要依靠市场的力量,来推动产业兴旺,依靠市场来配置资源,依靠市场的需求来开发产品,来搞技术创新。形成产业化、商业化、市场化的经营机制。农村产业兴旺的要求,是非常高的要求,内涵非常丰富。农村的产业兴旺了,我们才能够为实现农业农村两个现代化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第三,要大力培育农村产业兴旺的新业态、新动能。乡村振兴的产业发展,不同以往农村产业的构建,它有新的思路、新的举措,要以新的发展理念为指导,构建新机制、搭建新平台、培育新业态、形成新动能。在新业态和新动能方面,我们现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有许多新亮点和新成效。这些亮点和成效既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成果,又是未来社会资本进入产业兴旺领域的新机遇、投资的新需求。
一是要着力构建绿色的农业结构和区域布局。农业和农村的结构和布局,始终是农村产业的基础。传统的农村结构、产业结构和布局,要进行调整和优化。这几年在这个方面取得了积极的进展和成效,我们还是要大力的打造现代绿色的农业结构和布局。要把农业结构和布局建设成为增产网、增收网、就业网、生态网。这要使农业结构和农村产业结构的布局有一个根本性变化,那就是既要为社会提供绿色的农产品,又要为社会提供生态文化、旅游产值。还要为社会打造绿色生态和环境,这是我们要打造的新业态、新动能。
二是要着力构建战略性农产品产业。要围绕粮食、肉类、蔬菜等战略性农产品,打造战略性农村产业。这里面我认为很重要的还是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要深度的开发和打造粮食产业,把粮食生产变成粮食产业。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要把饭碗牢牢的端在自己手中,里面还要装中国自己的粮食。口粮要绝对安全,同时还要保障其他的农产品,战略性农产品的有效供给。我认为这要作为农村产业兴旺的重要着力点。
三是要着力打造田园综合体。田园综合体概念是2017年中央1号文件中提出的全新概念,我认为田园综合体是农村的创造,是农村综合改革绿色发展的产物。要按照田园综合体要求,以农民合作社为基础,让农民广泛参与,大力的发展生态农业产业、循环农业产业、创意农业产业、体验农业产业。我们要培育田园综合体的特色和优势,实现体制机制、产业创新共建发展,形成特色鲜明、内容丰富、生态环境创意体验于一身的田园综合体。我记得农业农村部举行的一次大会上,有几家田园综合体的经验介绍,比如湖北潜江依靠稻乡建设田园综合体,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四是着力发展现代农产品加工产业。这应该成为产业兴旺的主导产业,目前我国农产品加工业有了一定的发展,农产品加工产值和农业总产值的比例和欧洲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也说明我们这方面发展的空间和潜力巨大。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我国农产品的加工业将迎来发展的黄金期,成为创造社会财富的新型制造产业。将肩负起保障亿万人民营养健康的历史使命,对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为社会、为农业和农村创造财富,提供营养健康的保障,更好满足日益增长的美好消费需求。
五是着力加快农业农村社会化服务产业的发展。这方面的农业需求和农村需求是很大的,我认为未来农业和农村两大服务业将是产业兴旺的两大支撑。我在会上也讲过,美国农业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不到2%,刚才郑主任也讲到,美国农民创造了较高的农业生产力。同时,也要注意到,在美国为农业服务的社会化组织人口占14%,所以现代化农业发展最快的国家,它的播种、田间管理、流通等环节农业工作量,大部分由社会化服务组织承担和完成。这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必经之路。所以,我们未来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的发展和崛起,这两大服务的需求日益显现。所以在产业兴旺当中,也要促进农业农村社会化服务的产业兴旺。
六是着力加快农业生物质资源的利用。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农村生产生活排放物,这些都是宝贵的农业生物质资源,我们充分的加工和利用还远远不够。我们要大力发展农业的生物质产业,生产出更多的新肥料、新饲料、新材料、新能源。随着农业生物质产业的发展,进一步提高农业的资源利用率、农业的劳动生产力和耕地的产出率。
七是着力发展农业农村康养,生态旅游产业。这个产业的巨大优势现在已经显现出来,是未来促进农民增收,改善农村产业结构,形成产业新业态的巨大动力和潜能。农业的非食物产品,是伴随着食物产品的生产而产生的。特别是生态环境产品、文化旅游产品、休闲康养产品,在以往的传统农业阶段并没有认识和深度开创。
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给我们为这些新产业、新产品的开发和进入市场,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所以,我们要抓住这个机遇,把它做成新的产业,来促进产业兴旺。这也是农业绿色发展理念,在现代农业建设中的一种趋向,来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
今天结合会议,跟大家讲这些思考,最后预祝会议圆满成功,祝各位工作顺利、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