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想与大家探讨“当下农机人到底应该如何生存、稳行、发展的问题”。我们避开政策因素,市场因素,人为因素,其实成与败仅仅是一字之差。真正能决定我们命运和未来的,绝对不是专家们所谓的心灵鸡汤。笔者认为,当下农机市场,无论是通过什么渠道,生存就是本事,稳行就是实力,发展就是硬道理。
一、生存
生存环境是生存的第一要素,农机行业也不例外。十五年的政策扶持,十五年的市场需求,十五年的高潮起伏,让农机人壮大了自己,满足了市场所需,建立了一定层面的客户群体。从只长骨头不长肉的农机行业中,逐步被社会重视认同,被基层办补人员重点关注,逐步成为新时期执法部门的重点监视对象。一些农机人在一夜暴富的美梦中盲目自大,无度乐观中逐步意识到生存环境被严重污染。
影响农机人生存的并非是政策与市场导向问题,关键是:有太多不对称的行为,为了存活争取补贴额度者有之,违规找人办补有之,找人参加摇号有之,总之是千方百计争取补贴指标。甚至也有个别同仁与地方农机办人员套近乎、拉关系、送钱财违规操作害人害己,将自己的精力锁定在违规操作、违规经营、违规垫补等一系列的不规范的行为之中。
当然,说到这里,我相信大家会异口同声地说:这不是我们农机人的过,更不是我们农机人的错,是补贴政策和操作程序存缺造成的,一而再再而三的违规垫补等行为,都是被补贴政策操作程序所逼。
那么,农机人在现实农机市场环境中到底如何生存?这是问题是各有各的渠道,各有各的方式。笔者个人认为:
(1)精控库存:首先从降控库存做起,按季节需求进货,谨慎处理厂家压货,根据自己实际能力和市场需求,切实做好计划的周密安排,把有限的资金放在畅销的产品上,实现短平快,增加资金周转率。
(2)控贷经营:再低的银行利率,积少成多,挣的没有利率多。特别是市场连续性走低,三年五载不一定有回暖的迹象。微利农机不是房地产市场,吃不消大起大落的折腾,负债经营万万要不得。
(3)杜绝赊账:大家都知道赊账后的各种不利因素,但我们仍有相当一部分同行,不见棺材不落泪,玩死自己害死厂家,成千万的拖欠厂家货款大有人在。当然这也是行业中的精英,才会套现千万,甚至几千万的典型案例。尊重市场务实求存,要知道厂家的货款也是钱,必须按时按点及时兑现,银行的钱也是钱,一天都耽误不得,企业的信誉+个人的诚信度,是农机人的基本生存法则。
二、稳行
就目前农机市场行情而言,先求存再求稳是比较现实的做法,生存都受到威胁谈何稳行,稳行的前提就是先求存,在求存的同时如何兼顾求稳。笔者认为:
(1)轻装前行:清除过时淘汰产品,尽量选择适销对路农机具,农机人不要开口闭口谈未来,总以为比别人站得高看得远,其实农机人活在当下最为重要,特别是农机商人,质量只有选择的资格,没有把控的能力,只有存活才能稳行。只有稳行业才谈发展。经历了计划经济,经历了市场经济,经历了政府经济与市场经济,这个混合重叠的经济时代。农机人应当与时俱进,放下抱怨走出补贴怪圈,放弃传统古老式的经营模式,以效益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以诚信为前提,以服务为主体,瞄准目标,明确方向,农机人的路就会越走越远。
(2)规范市场:规范市场的目的就是要彻底解决行业内的恶意竞争,同地区的价格战争。
正如笔者近期遇到的某厂业务人员的微信通知,“各位老板:近期频发跨区销售的恶劣行为,对此行为我公司是深恶痛绝,在此我向各位领导、各位老板、各位经理们再次发出正式声明:各经销商必须严格按照我公司要求实施、不得低价销售、跨区销售,若出现此种行为者,将处以以下处罚措施:1、第一次违反规定者,我公司予以书面严重警告,并处罚金;2、第二次违反者,我公司将停止对应型号产品的发货与授权,并处罚金;3、第三次违反规定者,我公司有权解除2018年销售协议,取消该经销单位的全部产品的授权,并处罚金;4、若由于经销单位违反我公司规定而造成严重后果者,我公司有权依法追究相关单位的法律责任。如果再出现类似情况,请不要怪罪任何人,我公司也绝不再留情面!”
对此,笔者认为这个微信通知欠妥且没水准。每当我看到一些生产厂家,在文字交流中,习惯性地用“必须”两个字时,笔者总感觉到不爽。建议:改写成“请”字更妥,经常用“必须”与用户和代理商交流,这种语调有损企业在行业内的形象。
A、坏话好说是水平,无事生非是拆台,发穷狠不利于工作,从微信通知可以看出:一个生产企业的业务人员不懂得尊重代理商,将代理商呼来唤去,就如上文片段一样,这成了什么合作伙伴关系。一个厂家的业务员没有沟通能力,一种高高在上自以为是,厂家业务人员的自高。这样的业务人员不但会毁掉市场,更严重的是在无声无息中,将一个企业推向绝境。
B、这个微信通知有悖于江苏省财政厅,江苏省农机局相关文件精神。用户有选择产品与经销商的权利,任何企业,任何部门,任何个人不得临驾于政府相关文件之上,这既是常识也是基本素质。一个企业业务人员膨涨后狂妄自大,视政府政策文件当儿戏,视代理商是棋子,视代理商是傻帽,推得来搡得去成何体统。C、作为代理商应该规范自己的经营行为,不得以任何借口强买强卖。如果是同厂家,同规格,同配置,同等价位的同时,用户不选择当地代理商,说明我们的工作还不够完美,说明我们的态度还存在问题,说明我们的接待方式还不到位。我们要不断总结自己的不足,不要把生产厂当作“公、检、法”,大事小事要说法。厂家更不是城管执法队,厂家规定不可违背政府相关规定。很多工作还是要靠区域内同行们自我沟通,交流,协调,事不成言语未到,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尊重是最好的解决方法,没有必要把代理商当犯人对待,只有不规范的言行,没有规范不了的市场。
(3)优胜劣汰:买方市场与卖方市场,在不同时期会不同变换主次关系。当市场供大于求时,代理商的主动权略有优势,当市场求大于供时,厂商自然会改变位置。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厂家的促销手段不断演变,价格不断走低给市场操作,带来很大的难度。相隔一天价格相差上万元,前者用户心里不平衡,将所有的不爽转嫁到三包服务上。找借口,找理由,让代理商哭笑不得。当下农机人求存的最佳选择,就是选择适销对路的产品与一流的产品质量,唯有质量才能达到求存的最佳效果。
三、发展
也许大家会认为,此时此刻谈农机发展就是一个笑话。其实不然,农机市场是永远下不完的一盘棋。农机市场经历了发展、过渡、成长、鼎盛、过剩时期,再经历2017、2018甚至会更长时间的追逐,竞争,洗牌。让农机人面临的是重新定位,重新洗牌,重新调整。
笔者认为:农机在求存,稳行,发展过程中,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才是农机人的最终目标!发展才是农机人的最终梦想。借此机会我想谈几点感悟:
(1)精准经营:“不跟风,不赊账,不负债,不积压,不垫资,不买断”。所谓的不跟风:在敲定产品投放市场时,坚决不能冲动,听风就是雨,见毛就是鸭。
A、2017年当人们意识到农机市场风向出现问题时,大家都把希望寄托在“烘干机,无人机,施肥药水机”等产品上,企业以此来弥补救市。然而烘干机赊账安装,除了政府项目招标的回款可以得到保障外,其余只要是赊账安装,留下的大多数是尾欠款,引发的矛盾、纠纷、官司,弃机跑人。就目前据笔者了解的情况,很多烘干机企业早已丧失了三年前的精气神,代理商也意识到烘干机的风险无处不在,宁愿放弃烘干机的代理经营权,成为农机经营商人的共识。
B、无人机市场雷声大雨点小,厂家促销手段花样百出。但无人机市场通过这么多年折腾,仍然是不冷、不热、不温、不和。在希望中期待美好的未来。
C、施肥药水机,从价物不适到物不适价这个过程,施肥药水机成功秘诀就是吸取了正常农机具的合作模式教训,他们对产品实施一口价,杜绝了赊账经营,抓住了经销商“落水”后的心态,病急乱投医,将药水施肥机视为又一根救命稻草。不同地区对施肥药水机技术要求各异。笔者所在地是平原地区,条田块种植25米药水机供不应求,还真的“人来风”救市良药。所以精准经营是农机高潮后,谋求发展的有力措施。
(2)择优经营:无论是农机生产企业,还是农机流通企业,没有适销对路的优质产品,想要立足未来农机市场,可以不客气地说是痴人说梦。十五的农机补贴混战,让我们农机人,在十五年的风雨中,一度迷失了方向,自我感觉超好。甚至,把十五年来的补贴政策刺激市场带来的高潮,视为永不消失的电波,把十五年的补贴政策给市场带来的繁荣,视为一层不变的惯性。殊不知:人有七老八十,同理,农机市场从起步,发展,到成熟期。那么,多年来的农机行业的无序竞争,说白了就是农机行业洗牌的前奏,赊账经营就是自取灭亡的不归路,能够一路同行的永远是品牌企业与品牌代理商。
(3)诚信经营:做到诚言经营的不少,达到诚信经营的不多,诚言就是说得比唱的好听,诚信就是言行一致。说句不该说的话:这个年头讲真话很累,说实话很难,几千年的中庸之道,让人人明哲保身,说假话比唱歌还动听。因此,诚信经营不是自我表白,而是实实在在做人。一个企业不诚信,企业走不远做不大,一个人不诚实,过街老鼠无处藏身。诚信经营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如果做到诚信经营,不开空头支票言行一致,生产厂不要拖欠配套商的货款,代理商不要去拖欠生产厂家的货款,用户不要找借口拖欠销售商的货款,办补部门准时出台政策,及时兑现补贴资金,我们都能各自换位思考,无论农机市场走势如何,农机人的春天,不会那么遥不可及。
以上观点不一定符合道友们的口味,文中的一些说法与做法也不适用每位同仁,相关思路理念的正确与否,尚需在实践中体验,如有脱离实际的地方,敬请各位批评指正。
文章作者:童国祥。
利益相关:童先生系东南某省农机经销商董事长,文章观点仅代表童先生的个人观点,与其旗下企业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