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笔者在东风农机集团宣总的邀约下,准时来到宣总办公室。老朋友相见,没有太多的客套。宣总开门见山介绍了企业近况,分析了2018年农机市场走势,尤其是对东风大拖市场的成功与不足,判断分析的准确到位。他对“昨天”与“明天”的概念很明了,对企业运作如何与市场匹配,以及采取何种策略与制度,有着自己清晰的思路和规划。
首先,宣总对现实现状作了介绍和分析。他认为:尽管市场残酷,竞争激烈,但东风集团仍保持了正常运行和发展,上半年虽然也受到了大环境影响,但企业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糟糕,整体效益略有盈余。回头来看,年初对营销政策的制定是正确的,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他说:年初调价是根据实际成本核算决定的,接着按中央财政政策,实施补贴额度兑现,一招制胜,消化了一大批市场库存。当谈到失误时,他认为:对后期省补政策落实过程中,忽略了锦上添花、四两拨千斤的后续工作。因忽略了简单的细节,而错过了四五月份销售高峰。
其次,宣总对企业今后的发展,也有他的规划与打算。第一步,将销售公司前移,一分为二,把懂技术的研究人员推到一线。打造品牌产品,绝对不能闭门造车,让他们感受“品质决定市场”的真谛。品质=价格=用户,没有好的产品,再低的价位也只能是忽悠一时,绝对没有发展的理由和空间。
谈到2003年收购东风集团时,从宣总的表情上,可以看到他有一些激动,还有成功后的喜悦。用他的话说:收购一个破产企业,不是仅仅靠勇气和胆量,而是要对市场布局有深入的分析和调研。从1977年到2003年,农机市场是一个低潮期,更是一个换代更新期。在这些年间,一大批国企农机公司,面临的是破产分流、关门倒闭、改头换面。回到现实,在党的18大报告中,三农问题再次被高层提到议事日程的焦点上。因此,宣总认为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时机成熟,看准了就干!这是宣总的一贯作风,整个运作过程中,他认为享受了其中两个红利。
再谈到企业发展时,宣总有自己的思路和想法,企业的良性发展层面很多:任何事,人的因素第一,作为一个民营企业家,自己懂行和不断学习很重要,如何用人更是一门艺术,他再次谈到了“团队与团伙”的区别。
此时此刻,笔者联想到2017年5月16日与宣总的一次相遇。当时,笔者也写了一段题为:“狼爷谈东风”的短文。笔者觉得,当你做东风农机时,先得了解东风农机掌门人---宣总。这样比了解东风产品来得更为透彻,更为精准。从宣总的一席话中,会让你领悟到他对当下农机市场的把控与东风企业的发展方向。他方向感很明确,思路非常清晰,措施非常得力,且接地气。务实求存没有大话,没有一句多余的空话,让我们对这位普通而精明的,真正的实力企业家有种刮目相看的感觉。他的风趣幽默的语言,交流方式别具一格,对农机市场判断与洞察,对农机市场及农机人的合作关系,团队和团伙的分折理据并存。
事实证明,一个企业的成功发展,掌门人是决定胜负的关键。我们有理由相信在过去的五年中,东风农装质量不断提升,价格不断贴近市场。在农机市场多变的今天,连续五年在江苏成为大拖总量第一,打败了一些外企和国企品牌产品。我想东风掌门人宣总有资格称得上当之无愧的农机奇才,我们更应该有理由相信,东风农机明天会更好!
单独的交流使我对面前这位跨行经营的宣总,有一种从未有过的敬重与佩服!他对农机行业的感情,对农机行业的了解,对农机市场的把控,对自己企业的发展规划,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包括他的团队所取得的成绩,都应该称得上是一位行业高人。
文章作者:童国祥。
利益相关:童先生系东南某省农机经销商董事长,文章观点仅代表童先生的个人观点,与其旗下企业无关。